甘南藏族唐卡小鎮“新故相推”:“Z世代”學徒對話藝術大師
中新社蘭(lan) 州2月25日電 題:甘南藏族唐卡小鎮“新故相推”:“Z世代”學徒對話藝術大師
作者 閆姣 九美旦增
與(yu) 外界慶祝節日的熱鬧“餘(yu) 溫”不同,25日,“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比鄰的唐卡小鎮,一間畫室內(nei) 悄然無聲,唐卡師旦正嘉盤腿席地而坐,蘸取染料、勾線、上色,埋頭完成近整麵牆高的巨幅唐卡。大大小小已完成的唐卡和各色顏料,填充了這所略大於(yu) 教室的空曠房間。
唐卡小鎮位於(yu)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集聚以拉卜楞唐卡為(wei) 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入駐數十家企業(ye) 及畫室。甘南唐卡被譽藏族“百科全書(shu) ”,具有鮮明民族特點、濃鬱宗教色彩和獨特藝術風格,其傳(chuan) 承史與(yu) 拉卜楞寺密不可分,吸引眾(zhong) 多學徒慕名而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00後”貢保才旦在學校時與(yu) 唐卡“一眼萬(wan) 年”,之後便來到唐卡小鎮拜師學畫,每日堅持繪畫10多個(ge) 小時,目前已創作8幅成品,包括創意製作的旅遊產(chan) 品“唐卡微世界”,用他的話說,“沉迷其中,不覺得累,睡覺做夢都在畫畫。”年輕的他的新年願望,便是一生擇一事,讓更多人看到唐卡的魅力。
日漸增多的年輕麵孔令唐卡小鎮煥發青春活力,而多位唐卡界藝術大師,正是不斷“引流”青年力量的密碼所在。年輕畫師與(yu) 資深畫師相互交流,彼此推動傳(chuan) 統與(yu) 創新的日新月異。
“80後”蘭(lan) 索巴嘉措是其中一位。他先後在西藏、甘肅、青海等地,拜師於(yu) 多位唐卡大師,作品被寺廟、活佛、高僧和海內(nei) 外喜愛唐卡人士收藏,已收有30餘(yu) 名學徒。而在他看來,唐卡藝術精妙絕倫(lun) ,創作作品雖已多得數不清,但仍覺內(nei) 容深奧,“一輩子也學不完”。
一幅唐卡製作需起稿、塗底色、勾線、暈染等多道工序,要耗費畫師少則幾個(ge) 月,多則幾年時間,且繪畫過程要極具細致。“細節處甚至需要拿著放大鏡看,所以每位唐卡畫師都必備一雙‘鷹的眼睛’。”蘭(lan) 索巴嘉措說。
距離唐卡小鎮數十米遠的精品唐卡展廳,擺滿了甘南藏族唐卡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交巴加布與(yu) 父親(qin) 二人的作品。交巴加布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講述,國際遊人對唐卡尤其感興(xing) 趣,他們(men) 參觀完拉卜楞寺,通常會(hui) 詢問打聽,一路尋至展廳繼續欣賞唐卡。有時,他還會(hui) 現場演繹畫唐卡,滿足遊客的好奇心。
交巴加布繪畫唐卡已40餘(yu) 載,作品被美國、日本、加拿大、中國台灣等地的多位愛好者收藏。他講述唐卡變遷時說,起初唐卡隻在藏族地區流通,後來受到越來越多中國乃至國際人士的喜愛,使用場景也不再限於(yu) 佛教,成為(wei) 人們(men) 傳(chuan) 遞感情的物件。
剛剛過去的春節是交巴加布最忙的時候,很多私人訂製唐卡需要在這期間交付。然而不管多忙,他繪畫唐卡時都保持內(nei) 心平靜與(yu) 純淨,隻有這樣才能“人畫合一”,繪製出有“靈氣”的唐卡。
“唐卡小鎮是唐卡藝術的展示與(yu) 體(ti) 驗基地、傳(chuan) 承與(yu) 培訓基地、創作與(yu) 銷售基地。”在交巴加布看來,它搭建起各位唐卡畫師交流溝通、互學互鑒的平台,扮演起年輕畫師的“引路人”角色,促進他們(men) 繪畫藝術的提升。而“唐卡聚會(hui) ”也擴大了唐卡藝術的傳(chuan) 播,增加了畫師們(men) 的收益,“有了經濟保障,更多年輕人主動加入唐卡藝術的傳(chuan) 承保護工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