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春節複工人員流向的背後

發布時間:2024-02-26 16:3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這是一個(ge) 個(ge) 看似平凡的數據,

  卻隱藏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透過這些數據,

  我們(men)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

  洞察中國經濟的“意想不到”。

  隨著春節的結束,全國各地的勞動者們(men) 又重返工作崗位,小小手機信令的流動,向我們(men) 展現了就業(ye) 市場的新動向。

  借助手機信令的流動,我們(men) 在全國2116個(ge) 工業(ye) 園區洞察到了一個(ge) 複工複產(chan) 人員流向的新趨勢:春節後,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ye)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汽車製造業(ye) 成了人員流向最多領域,這些知識、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到崗率超出平均到崗率5個(ge) 百分點。同比來看,深圳、蘇州、杭州,計算機、通信產(chan) 業(ye) 吸引了更多專(zhuan) 業(ye) 人員;成都、沈陽、上海的汽車製造業(ye) 迎來了大批返崗員工;重慶、青島的鐵路、船舶、航空航天等運輸設備製造業(ye) 也人員聚集。這種現象的背後,正是前沿科技的強勁推動力,為(wei) 廣大求職者提供了豐(feng) 富多樣的就業(ye) 機會(hui) 。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在2023年底麵向全國開展第六批新職業(ye) 的征集,在征集上來的429個(ge) 職業(ye) 裏,新產(chan) 業(ye) 、新賽道領域的建議最多。智能製造、信息技術和現代服務等領域的新職業(ye) 建議共有100多份,約占新職業(ye) 建議總數的四分之一。調研數據顯示,AI成了靈活就業(ye) 的新方向,有13.9%的職場人選擇AI訓練師等AI相關(guan) 職業(ye) 作為(wei) 兼職,帶來額外收入的同時,還能使個(ge) 人保持與(yu) 時俱進的競爭(zheng) 力。

  大量的人才也成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關(guan) 鍵力量。我們(men) 用數據給勞動人口畫像發現:從(cong) 2017年到2022年,我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cong) 13.5年提高到14年,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已超過6000萬(wan) 人。這意味著新一代勞動者更具備適應高技能、高知識密集型職業(ye) 的能力。在茫茫深海中,運營的“深海一號”能源站的團隊平均年齡隻有31歲;參與(yu) 我國首口萬(wan) 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的鑽井人員平均年齡僅(jin) 為(wei) 34歲;近900名平均年齡隻有31歲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在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平陸運河項目上攻堅,更多的年輕人才正在為(wei) 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總台央視記者 董懷文 劉佳昕 張誌 徐鵬翔 張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