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年輕人“主理” 傳統文化出圈

發布時間:2024-02-26 16: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這個(ge) 春節,國潮奔湧,傳(chuan) 統文化的亮眼“存在感”令人印象深刻。不少年輕人做起了新一代過年“主理人”,不僅(jin) 自己精心挑選了新中式“春節戰袍”,還手寫(xie) 新春祝福,用燈籠、糖畫、手作龍頭帽等裝飾營造過年氛圍,將儀(yi) 式感直接拉滿;春晚《年錦》等節目展現的中國傳(chuan) 統服飾燦若雲(yun) 霞,讓網友直呼“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式審美”;還有那些推動傳(chuan) 統文化走出去的年輕人,他們(men) 或是自信地站在世界的各個(ge) 角落,用傳(chuan) 統華服點亮世界地圖,或是對打鐵花、壁畫、漆藝等非遺進行創造性傳(chuan) 播,言辭間無不洋溢著珍視與(yu) 自豪之情。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而深入的文化自知。近些年,傳(chuan) 統文化早已不是隻可遠觀、束之高閣的抽象概念,而是融入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熟悉而可親(qin) 的日常元素。“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在天朗氣清的時節,搭一班高鐵前往蘇州,沉浸式體(ti) 驗一場實景版《遊園驚夢》,生活中的疲憊和煩惱都隨著婉轉的唱腔而逝。冬日大雪紛飛,約上三五好友圍爐煮茶、敘舊閑談,愜意自如。穿上馬麵裙“出街”,將簡約的明式家具納入生活空間,肩頸僵硬時練上一段八段錦……

  正如不少人感慨的那樣:總有一個(ge) 時刻、一個(ge) 入口,會(hui) 讓你意識到自己“傳(chuan) 統文化的DNA動了”。在不知不覺中,傳(chuan) 統文化已融入年輕人日常的點點滴滴,談論分享起來自然如數家珍。這種基於(yu) 了解認同所生發的雀躍歡欣之情自然而真實,他人聽來也會(hui) 饒有趣味,感染力十足。

  傳(chuan) 統文化浩如煙海,有時僅(jin) 取一瓢飲,便足以讓人心醉神迷。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現象是,如今,年輕人推動傳(chuan) 統文化走出去,並非隻是簡單直白地展現視覺美感,而是以器物、服飾等為(wei) 切口,延展至對中國茶道、園林營造之道、東(dong) 方美學、自然哲學等層麵的解讀,充分展現了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意蘊。

  以近年來備受追捧的漢服為(wei) 例,除了對傳(chuan) 統華服的生動演繹,年輕人還會(hui) 興(xing) 致盎然地分享布、紗、綾、羅等多種服飾麵料的質感和織法,各類紋樣對日月星辰、山川風物的精巧化用,鵝黃、鬆花綠、棠梨褐等中國傳(chuan) 統色彩的“養(yang) 眼”搭配,以及服飾背後餘(yu) 韻悠長的典故傳(chuan) 說和禮製文化。與(yu) 外國友人共烹一壺茶,他們(men) 可以從(cong) 中國茶的基本分類,談到點茶、鬥茶、茶百戲等傳(chuan) 統,從(cong) 兔毫盞、龍泉青瓷等各地特色茶具,聊到“吃茶去”背後的禪理故事,可謂大有乾坤、妙趣橫生。

  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賦予了年輕人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麵對世界,他們(men) 無須刻意迎合,用平視的姿態真誠分享、大方交流就好。就像一位外國友人在完成一幅木版年畫後所說的:“中國文化真是太神奇了!”詩詞、典籍、古建築、曲藝……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就像是取之不盡、永遠都會(hui) 給人帶來驚喜的寶藏,其自身具有的迷人魅力,足以令人心馳神往。而青年發自肺腑的熱愛和認同,以及他們(men) 敏銳的感知力和活躍的創造力,也會(hui) 進一步助推傳(chuan) 統文化走出去、走得更遠。

  有年輕人打趣地說,最近幾年,隨著對國風舞蹈、文博展覽、昆曲評彈等越來越“上頭”,生活不僅(jin) 愈發多姿多彩,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修煉成了傳(chuan) 統文化“十級學者”,分享起來頭頭是道。還有一些有情懷、有想法的年輕人更進一步,有的“爆改”糖畫,將古老手藝玩出新潮感,有的用心傳(chuan) 承沉寂已久的技藝,使其煥發新的光彩,也有人用創意十足的傳(chuan) 播方式,使中國的一座古鎮、一個(ge) 景點爆火出圈,吸引海內(nei) 外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在推動傳(chuan) 統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進程中,逐漸擔綱“唱主角”的年輕人,以自然流淌的熱愛,向傳(chuan) 統文化致敬,也向世界自信地展示多彩中國。這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定會(hui) 跨越時空、超越國度,讓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不斷走向世界,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播力、影響力在交流互鑒中不斷增強。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