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江海遺珍·長江口二號》開播 探尋上海航運曆史
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 (記者 王笈)國內(nei) 首部完整記錄長江口二號古船發現、打撈、保護與(yu) 考古過程的紀錄片《江海遺珍·長江口二號》27日晚在東(dong) 方衛視開播。全片分上下兩(liang) 集,從(cong) 上海水下考古的發端講起,展開了一段對清末長江航運史、上海港口發展史和中國傳(chuan) 統造船史的追尋之旅。
長江口二號古船的整體(ti) 打撈與(yu) 保護工程於(yu) 2022年3月正式啟動,是規模極大的水下古船考古與(yu) 文物保護項目。古船采取整體(ti) 打撈的方式,一方麵是因為(wei) 長江口河口海岸交匯處的特殊地理條件所限,另一方麵也是借鑒了2007年“南海一號”沉船整體(ti) 打撈的成功經驗。
紀錄片《江海遺珍·長江口二號》耗時一年半,跟隨考古和打撈作業(ye) 的核心工作組實地拍攝,通過對長江口二號古船發現、打撈、保護與(yu) 考古的完整記錄,解答了這一木質古沉船的各種謎團,全麵展示打撈和考古研究過程中的各種領先科技。
為(wei) 了記錄下上海打撈局、上海城建隧道裝備有限公司、上海電氣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和水下考古團隊在長江口現場的作業(ye) ,主創團隊克服了登船隔離、海上拍攝、網絡通訊困難等諸多不便,累計在船拍攝日超過60天,為(wei) “長江口二號”考古現場的作業(ye) 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除了在水上作業(ye) “第一現場”的全程跟拍,紀錄片還將故事線延伸至古船遷移進入船塢後的保護與(yu) 考古過程,將上海老船廠工業(ye) 遺產(chan) 的故事和長江口二號古船“安家”的新故事結合起來。未來,一座古船博物館將在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建成,對所有市民開放。
紀錄片《江海遺珍·長江口二號》由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紀錄片中心戴誠嫻工作室承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