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網評論員:深圳飛珠海僅20分鍾,低空經濟未來可期

發布時間:2024-02-29 14:57: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全球首條eVTOL跨城跨灣航線首次演示飛行 深圳飛珠海20分鍾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2月27日),5座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龍從(cong) 深圳蛇口郵輪母港起飛,經過約20分鍾的飛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碼頭,完成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航空器航線的首次演示飛行。這是全球首條eVTOL跨城跨灣航線首次演示飛行,將單程2.5到3小時的深圳至珠海的地麵車程縮短至20分鍾。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被稱為(wei) “空中出租車”,無人駕駛,無需傳(chuan) 統機場和跑道,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在空中轉換成固定翼飛行模式,使用純電動力。這一技術設想目的是服務實現城市內(nei) 和都市圈城際間點對點出行,或將在未來成為(wei) 空中出行的重要方式,並形成新的廣闊市場。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鏈條長、應用場景豐(feng) 富,對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極為(wei) 廣闊。有白皮書(shu) 預測,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wan) 億(yi) 至5萬(wan) 億(yi) 元。

  同樣是在昨天,“北京到上海僅(jin) 需2.5小時”的話題引發熱議。話題緣起於(yu) 有消息稱,我國最新設計的最高時速450公裏的CR450複興(xing) 號高速動車組將於(yu) 2025年投入運營,並根據京滬客專(zhuan) 線路長度計算得出了上述結論。這樣的計算結果是錯誤的,但卻能夠從(cong) 中看到人們(men) 對於(yu) 兩(liang) 座城市之間更短時間通勤的渴求。當前,經濟社會(hui) 發展十分注重效率,快節奏是各行各業(ye) 的常態,即使互聯網已經讓人與(yu) 人之間的交流“零距離”,但經濟社會(hui) 生活仍然需要人與(yu) 人麵對麵線下交流。因此,空間上的距離無法縮短,就需要在縮短交通時間上發力。發展低空經濟,發展城市間低空交通通勤,正契合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

  北京上海仍屬於(yu) 地理意義(yi) 上的遠距離城市,短時間內(nei) 仍然隻能依靠發展高速鐵路和傳(chuan) 統民航,來縮短兩(liang) 地間交通時間。但也應該看到,新時代十年,區域協調發展成績斐然,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區域協調發展需向更高水平邁進。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建設發展,需打造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圈,在現有半小時、1小時交通圈外,發展低空經濟勢在必行。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民航局聯合印發了《綠色航空製造業(ye) 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加快將eVTOL融入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建立統一的空地智聯管理平台,打造低空智聯網,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綠色、經濟的城市空運體(ti) 係。

  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同樣也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先行者。此次全球首條eVTOL跨城跨灣航線首次演示的飛行航線由深圳通航企業(ye) 運營,這正是深圳試點發展低空經濟的成功實踐。如今,全國多省份都在致力發展低空經濟,搶抓機遇促發展。《廣東(dong) 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以廣州、深圳、珠海為(wei) 依托,做大做強無人機產(chan) 業(ye) ;《上海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行動方案》提出,突破傾(qing) 轉旋翼、複合翼、智能飛行等技術,研製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海南省發布全國首張省域無人駕駛航空器適飛空域圖……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包括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在內(nei) 的各種無人航空器將在城市間的低空忙碌飛行,加密城市間經濟聯係、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