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以團結凝聚力量 以奮鬥鑄就偉業
【閱讀提示】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今日下午3時開幕
光明網評論員:春來潮湧,萬(wan) 物競發。今天,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在京開幕。在這個(ge) 充滿希望的時節,肩負光榮使命的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首都,為(wei) 紮實穩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真知灼見、匯集民智民意、凝聚發展共識。我們(men) 向大會(hui) 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億(yi) 萬(wan) 中華兒(er) 女團結奮鬥、攻堅克難,繪就了濃墨重彩的時代新卷。
這一年,我國經濟走出回升向好的複蘇曲線;田疇沃野迎來“二十連豐(feng) ”,糧食生產(chan) 再創新高;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中國製造增添新亮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形成;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鬥者”號極限深潛,科技創新活力勃發奔湧;成都大運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精彩紛呈,假日旅遊人潮湧動……隨著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wei) 藍圖正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越走越寬廣。
在過去一年中,我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一係列成績來之不易、可圈可點,為(wei) 我們(men) 接續攀登新高度打下了堅實基礎,為(wei) 我們(men) 未來應對新挑戰贏得了戰略主動。繼往開來,我們(men) 信心滿懷!再啟新程,我們(men) 底氣從(cong) 容!
在黨(dang) 和人民攜手奮進的這一年,人民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liang) 大主題,服務黨(dang) 和國家中心任務,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充分發揮專(zhuan) 門協商機構作用,在調查研究中察實情、在協商議政中出實策、在民主監督中促實幹,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新成就的取得作出了積極貢獻。
協商民主是黨(dang) 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製度設計。通過廣大政協委員集思廣益、聚同化異、平等有序的協商,黨(dang) 的主張成為(wei) 共同行動,社情民意融入科學決(jue) 策,呼聲心願化為(wei) 民生實事,既彰顯著委員們(men) 為(wei) 國履職、為(wei) 民盡責的摯誠情懷,更展現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機活力。
以團結凝聚力量。曆史告訴我們(men) ,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新的一年,無論是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實現既定目標,還是努力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麵取得更大進展,創造新的成績,都必須充分發揮億(yi) 萬(wan) 人民的創造偉(wei) 力,最大限度把各階層各方麵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人民政協要利用好自身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係廣泛的優(you) 勢,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多做強信心、暖民心、聚人心、築同心的工作,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把更多的人團結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周圍,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以奮鬥鑄就偉(wei) 業(ye) 。我們(men) 靠奮鬥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發展奇跡,也要靠奮鬥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龍年新春伊始,各行各業(ye) 爭(zheng) 分奪秒加速開跑,從(cong) 廣袤田野到建設工地,從(cong) 工廠車間到科研一線,處處激揚著“拚”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幹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澎湃實踐中,堅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動員全體(ti) 中華兒(er) 女一起來想、一起來幹,讓全社會(hui) 全民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發揮出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航船就一定能夠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時間屬於(yu) 奮進者,曆史屬於(yu) 奮進者。
一路櫛風沐雨、一路砥礪前行,我們(men) 相信,與(yu) 新中國一起走過75載的人民政協,將繼續發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牢記政治責任,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最大同心圓畫得更好!
胸懷“國之大者”、心係民之關(guan) 切,我們(men) 相信,各位政協委員將堅守初心、不負重托,以蓬勃飽滿的精神風貌履職擔當,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謀長遠之舉(ju) ,認真完成此次大會(hui) 各項議程,共同為(wei) 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美華章而努力!
預祝大會(hui) 圓滿成功!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