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AI編“假通報”蹭熱度,廣西警方處罰2個造謠賬號

發布時間:2024-03-05 15:03:00來源: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AI即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men) 的生活。

  相較於(yu) 以往需要費盡心思地采寫(xie) 、拍攝,如今的一篇文章、一張圖片隻需輸入關(guan) 鍵詞即可由AI快速生成,成本低、效率高。

  有網民為(wei) 博眼球、蹭流量蓄意編造傳(chuan) 播聳人聽聞,觸碰法律紅線,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嚴(yan) 峻挑戰。近日,廣西警方對2個(ge) 編“偽(wei) 消息”博眼球,造“假通報”蹭熱度的賬號進行了處置。

  案例一:製作假地震消息誤導社會(hui) 公眾(zhong)

  2024年1月23日,東(dong) 興(xing) 市駱某某(男,32歲)為(wei) 博取流量吸引粉絲(si) ,將其他地區的抗洪、救災視頻,利用AI軟件自動編輯功能,嫁接新疆烏(wu) 什縣發生地震的虛假視頻信息。視頻被大量播放,並引發許多不明真相網民評論和轉發,嚴(yan) 重幹擾社會(hui) 秩序。

  目前,東(dong) 興(xing) 市公安機關(guan) 已依法對駱某某進行處罰。

用AI編“假通報”蹭熱度,廣西警方處罰2個(ge) 造謠賬號

  案例二:編造假官方通報擾亂(luan) 公共秩序

  日前,賀州市公安局平桂分局網警發現有人冒用賀州市平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的名義(yi) ,在網上發布一條"關(guan) 於(yu) 賀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小賣部經營權調查情況的通報"。

  經查,該通報內(nei) 容與(yu) 政府發布通報實際情況嚴(yan) 重不符,該發布人是山東(dong) 青島人於(yu) 某某,其在網上看到關(guan) 於(yu) 賀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小賣部經營權調查情況的通報後為(wei) 蹭熱度為(wei) 自己賬號漲粉,就使用 AI 工具將該報道重新生成了一篇內(nei) 容與(yu) 政府發布通報實際情況嚴(yan) 重不相符的文章,並發布到網上。

  目前,公安機關(guan) 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處罰。

用AI編“假通報”蹭熱度,廣西警方處罰2個(ge) 造謠賬號

  網警提醒:

  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AI技術也不例外。我們(men) 在積極擁抱新技術、新事物的同時,也要注意規避其中潛在的問題和風險。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要依法依規合理使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利用AI等軟件編造虛假、違法信息,擾亂(luan) 社會(hui) 公共秩序的,公安機關(guan) 必將堅決(jue) 依法嚴(yan) 厲打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