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下降要查因 謹慎網購助聽器
去年大學畢業(ye) 的小張(化名)是一位聽障患者,因為(wei) 病情影響交流,她在找工作時頻頻碰壁。醫生建議小張佩戴助聽器,但小張卻有顧慮:“戴了助聽器覺得自己像另類,會(hui) 被取笑。”為(wei) 了改善聽力,小張試過在網上購買(mai) 眼鏡款助聽器,但使用後反而聽力更差了,看著因為(wei) 聽力下降而脾氣愈發古怪的小張,父母很是焦慮。
隨後,小張的父母帶著她來到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通過一隻耳植入人工耳蝸,另一隻耳驗配助聽器,並且配合聽覺訓練,如今的小張已經能與(yu) 他人輕鬆交流了。
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來臨(lin) 之際,“廣東(dong) 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吳旋教授指出,隨著醫學技術進步,各種治療耳聾及提高聽力的高科技產(chan) 品不斷問世,耳聾已經不再是無法治愈的頑疾,隻要選擇合適治療方案,患者都能重啟清晰的有聲世界。
聽力下降9年多嚴(yan) 重影響生活
小張雙耳聽力逐漸下降已經9年餘(yu) 。剛上大學時,父母曾帶小張求醫。“醫生說是雙耳感音神經性耳聾,用藥物治療無效,建議我佩戴助聽器。”小張說,當時的她對於(yu) 佩戴助聽器很抗拒,於(yu) 是治療被耽擱了。
然而,由於(yu) 經常聽不清老師上課,小張的成績也非常不理想,苦惱的她轉而在網上求醫。參照之前檢查的聽力圖,她在網上購買(mai) 了眼鏡款助聽器。“買(mai) 的這個(ge) 助聽器價(jia) 格不菲,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對聽力提高的幫助不明顯,反而噪音變大了,一段時間後聽力還更差了。”從(cong) 那之後,小張隻得暫停佩戴網購的助聽器。
近兩(liang) 年來,小張耳聾愈發嚴(yan) 重。同學們(men) 發現她說話聲音變大,還常常答非所問,原本活潑開朗的她,經常一個(ge) 人在教室和宿舍裏發呆,不願意和別人交流,玩手機變成小張唯一愛好。由於(yu) 平時不愛運動,小張體(ti) 重明顯增加,打鼾嚴(yan) 重。
看到小張這副模樣,父母心急地帶她前往中山一院。
規範治療 重返“有聲”世界
接診醫生吳旋告訴記者,經過聽力學、前庭功能及CT、MR影像檢查,小張被診斷為(wei) “左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右耳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因為(wei) 耳聾已嚴(yan) 重影響小張生活及學習(xi) ,須立刻幹預。
由於(yu) 購買(mai) 和佩戴了不合適的助聽器,小張目前的聽力比原來更差了,因此右耳需要重新驗配合適的助聽器,左耳行人工耳蝸植入。
除此之外,小張體(ti) 重超過100公斤,屬於(yu) 重度肥胖,還合並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以及重度低氧血症等情況,在多學科會(hui) 診評估後,醫生團隊建議小張在術前做身體(ti) 減肥訓練、控製血糖、佩戴正壓通氣呼吸機改善血氧等治療。
經過多種治療和評估後,小張終於(yu) 滿足了手術條件。醫生團隊順利在小張的左耳植入人工耳蝸。
經過術後6個(ge) 月多次調機與(yu) 聽覺訓練,小張左耳聽力明顯改善,配合右耳佩戴助聽器,與(yu) 別人言語交流輕鬆自如。近期,出院後的小張傳(chuan) 來了好消息。“我被一所大學錄取了,以後要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了!”小張開心地說,曾經受耳聾困擾的女孩終於(yu) 迎來柳暗花明。
提醒:
自行網購助聽器不可取
吳旋指出,助聽器屬於(yu) 二類醫療器械及高科技產(chan) 品,需要一對一專(zhuan) 業(ye) 驗配,網購助聽器並不適合佩戴。耳聾患者的聽力損失千差萬(wan) 別,個(ge) 人生活習(xi) 慣和對助聽器聲音感受也不一,選擇助聽器一定要以佩戴的舒適度為(wei) 第一準則。建議首先到耳鼻咽喉科進行專(zhuan) 科及聽力檢查,再到專(zhuan) 業(ye) 助聽器驗配中心驗配,使用過程中還需定期進行調試。
究竟什麽(me) 情況需要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廣東(dong) 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陳塏鈿副教授介紹,聽障患者要根據聽障類型選擇不同治療方式。如果是傳(chuan) 導性耳聾,經藥物、常規耳科手術治療後聽力損傷(shang) 仍影響言語交流的,可嚐試佩戴助聽器或植入骨導助聽器來改善聽力。如果是感音神經性耳聾,患病時間超過3個(ge) 月,並且經藥物治療後不能恢複聽力的患者,也可先選擇佩戴助聽器。而對於(yu) 重度耳聾且不能從(cong) 助聽器中獲益或極重度耳聾患者,需及時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吳旋指出,不論是選擇助聽器,還是人工耳蝸植入,要獲得理想聽覺效果,不僅(jin) 需要專(zhuan) 業(ye) 聽力服務,後期調機及聽覺康複訓練更是非常重要。“人工耳蝸植入後,並非馬上就能聽到聲音,絕大多數患者需要專(zhuan) 業(ye) 聽力康複訓練才能明顯改善聽力。”因為(wei) 人工耳蝸患者的大腦接收的是經過編碼處理後的電信號,與(yu) 人類正常耳蝸信號不一樣,需經過不斷的人工耳蝸調機及科學的聽覺訓練,聽力才能有效提升。(全媒體(ti) 記者 徐依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