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數說中國|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成色十足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成色十足
新華社記者 樊曦、王聿昊、王優(you) 玲、於(yu) 文靜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一年,麵對異常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經濟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
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亮出了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
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總體(ti) 回升向好。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增長5.2%,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列。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與(yu) 光明前景毋庸置疑。”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說。
縱向看,去年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指標比前一年有明顯改善;橫向看,世界舞台上,中國經濟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2023年,我國經濟增速高於(yu) 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名列前茅。國際金融論壇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2%,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就業(ye) 形勢保持基本穩定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本條件和重要目標。
根據報告,2023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為(wei) 5.2%,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3300萬(wan) 。
“就業(ye) 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我們(men) 相信,政策給力、個(ge) 人努力、服務助力,一定能夠推動就業(ye) 工作走深走實,惠及更多群眾(zhong)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表示。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大力推動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升級
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積極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一項項數據閃耀“新”意——
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數字經濟加快發展,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曆史性超過火電,全年新增裝機超過全球一半……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保有量高速增長。國內(nei) 龐大的消費需求、完善的供應鏈配套體(ti) 係以及較多的軟件人才,支撐我們(men) 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不斷創新、不斷突破。
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報告說,過去一年,我國國家實驗室體(ti) 係建設有力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成果豐(feng) 碩,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製取得長足進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
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到401.5萬(wan) 件,同比增長22.4%,成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突破400萬(wan) 件的國家。
攀登科技高峰,自主創新是必由之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表示,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把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作為(wei) 推動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發力點,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行業(ye) 特點,開展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研究,把關(guan) 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糧食產(chan) 量1.39萬(wan) 億(yi) 斤:14億(yi) 多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1.39萬(wan) 億(yi) 斤,再創曆史新高。
經曆風風雨雨,糧食生產(chan) 實現“二十連豐(feng) ”,糧食產(chan) 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這一年,我國強化農(nong) 業(ye) 發展支持政策,有力開展抗災奪豐(feng) 收,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紮實推進。與(yu) 此同時,能源資源供應穩定,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研究員李寶聚表示,今後,要進一步推動耕地保護和種業(ye) 振興(xing) ,同時要進一步強化能源保障,牢牢端穩糧食和能源兩(liang) 個(ge) “飯碗”。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6.2%: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取得新進展
根據報告,2023年,我國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進一步放寬放開城市落戶條件,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6.2%。
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廳長王學鋒表示,未來,我國將進一步推動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縣城發展質量,形成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新格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有力有效保障民生
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地區農(nong) 村居民收入增長8.4%。
這一年,我國加大義(yi) 務教育、基本養(yang) 老、基本醫療等財政補助力度,擴大救助保障對象範圍;提高“一老一小”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標準,6600多萬(wan) 納稅人受益;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給,惠及上千萬(wan) 家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偉(wei) 表示,過去一年,黨(dang) 和政府聚焦民生關(guan) 切,以“真金白銀”加大教育、養(yang) 老、醫療等財政投入,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加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