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玉明委員建議:推動二裏頭、陶寺、石峁和齊家文化考古成果集成聯合申遺
【光小明的兩(liang) 會(hui) 文化茶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這是我們(men) 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在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委員就陶寺遺址加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提出相關(guan) 提案。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他就進一步推進二裏頭、陶寺、石峁和齊家文化考古集成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提出建議。
連玉明委員談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多元一體(ti) ,互動融合,形成多元一體(ti) 的格局,而二裏頭、陶寺、石峁和齊家文化的考古成果恰恰是這種多元一體(ti) 的集中體(ti) 現。統籌開展“二-陶-石-齊”考古成果集成聯合申遺工作,既是多元來源考古本身的需要,也是文明探源中對中華文化多元融合、“中華文明起源滿天星鬥說”的有力見證。
為(wei) 此,連玉明委員建議國家文物局應結合新一輪名單更新工作,依托“中華文明起源與(yu) 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等重大項目,推動二裏頭、陶寺、石峁和齊家文化等相關(guan) 考古成果的係統集成和加快聯合申遺步伐,全麵展現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世界文化價(jia) 值,全麵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推動世界文化遺產(chan) 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連玉明委員介紹,作為(wei) 齊家文化的中心聚落,喇家遺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黃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災難遺跡,被稱為(wei) “東(dong) 方龐貝”。
連玉明委員建議,結合“12.18”地震恢複重建,進一步做好喇家遺址文物整體(ti) 性發掘保護工作,支持、指導地方黨(dang) 委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推動喇家遺址與(yu) 災區恢複重建一體(ti) 化規劃、一體(ti) 化建設,推動齊家文化和喇家遺址一體(ti) 化規劃和一體(ti) 化保護,推動地震遺址重建與(yu) 齊家文化文旅一體(ti) 化規劃、一體(ti) 化發展。(光明網記者邱曉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