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孔府舊藏禮樂服飾文物杭州展出 留學生沉浸式體驗

發布時間:2024-03-11 15:48:00來源: 光明網

  “我對中國古代文化很感興(xing) 趣,在中國待得越久,就越想知道更多關(guan) 於(yu) 中國的故事。”7日,在浙江杭州觀看“孔府舊藏禮樂(le) 服飾文物特展”後,俄羅斯留學生威莉(BIBAEVA VALERIIA)這樣說。

  當天,包括威莉在內(nei) ,五十多位來自俄羅斯、印度尼西亞(ya)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毛裏求斯等近十個(ge) 國家和地區的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留學生參加了由中國絲(si) 綢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袂打造的“孔府舊藏禮樂(le) 服飾文物特展”,走近中國禮樂(le) 服飾文物。

  衣冠禮器蘊藏深厚的中華禮樂(le) 文化,其中孔府舊藏禮樂(le) 服飾更是極具代表性和曆史價(jia) 值。

  今次特展展出孔府舊藏曆代祭孔禮樂(le) 器、明清民國衍聖公府傳(chuan) 世衣冠近百件,由山東(dong) 曲阜的孔子博物館收藏,包括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5件,其中的明成化夔龍紋大方鼎、明赤羅衣、皂羅衣等均為(wei) 首次在浙江展出。

  為(wei) 加深觀眾(zhong) 對展覽的理解,主辦方還邀請孔子博物館禮樂(le) 傳(chuan) 習(xi) 所(簫韶樂(le) 團)現場奏樂(le) ,令留學生“沉浸式”感受中國禮樂(le) 。

  樂(le) 團藝術總監李科介紹說,該樂(le) 團圍繞“禮、樂(le) 、歌、舞、儀(yi) ”等,對部分中國傳(chuan) 世古曲進行了二次配器與(yu) 編排。當日演出曲目既有根據古代樂(le) 書(shu) 複原的《詩經·周南·關(guan) 雎》《詩經·小雅·由儀(yi) 》《詩經·小雅·鹿鳴》《神人暢》《關(guan) 山月》《妝台秋思》等,也有在最大限度保留古代演奏的風格和規製的前提下,創新演繹的《鵲橋仙·纖雲(yun) 弄巧》《鳳求凰》等。

  “我很喜歡這次活動,看到了很多中國傳(chuan) 統服飾和傳(chuan) 統樂(le) 器,聽到了中國古代的音樂(le) 表演。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詩經》的演唱,特別好聽,很有魅力。”毛裏求斯留學生Sanjana說。

  中國絲(si) 綢博物館館長季曉芬表示,此次特展的舉(ju) 辦難能可貴,不少文物是首次來到浙江甚至是首次麵向公眾(zhong) 進行展出。邀請海外留學生參加展覽開幕式、觀摩禮樂(le) 表演,就是希望實現博物館和高校的聯動,展示、傳(chuan) 播中國禮樂(le) 服飾文物的獨特魅力。

  據悉,孔子博物館作為(wei) 祭孔禮器服飾收藏的翹楚,擁有先秦至民國祭器千餘(yu) 件、明清衍聖公家族服飾數千件。中國絲(si) 綢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家以中國絲(si) 綢為(wei) 核心的紡織服飾專(zhuan) 題類的國家級博物館,長期致力於(yu) 古代絲(si) 綢服飾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chuan) 承與(yu) 創新工作。此次特展將持續至5月26日。(張斌童笑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