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新思路激發消費潛能

發布時間:2024-03-12 11:07:00來源: 經濟日報

  我國消費潛能不但體(ti) 現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上,更體(ti) 現在消費結構與(yu) 消費偏好隨著社會(hui) 經濟發展而產(chan) 生的質的飛躍上。個(ge) 性化、悅己化、健康化、創新化等新消費需求快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場景、新業(ye) 態在消費領域應用持續深化,將是高效激發消費潛能的創新思路。

  既有強烈消費欲望,又有支付能力的社會(hui) 群體(ti) 是激發消費潛能的有力支撐。

  “Z世代”的消費潛能值得挖掘。“Z世代”人口達到2.64億(yi) 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9%,更加追求個(ge) 性化消費、品質消費,在情感消費、興(xing) 趣消費、體(ti) 驗消費等方麵的支付意願要遠遠高於(yu) 其他年齡段。定製、獨家產(chan) 品、個(ge) 性化服務、體(ti) 驗消費、國潮國貨國牌等文化附加值、創意附加值、情感附加值較高的產(chan) 品或服務的消費潛能較大。以“Z世代”為(wei) 代表,以社交價(jia) 值為(wei) 出發點的消費也正在興(xing) 起,消費潛能進一步彰顯。數據顯示,84%的受訪者曾有過以社交媒體(ti) 為(wei) 中心的消費行為(wei) 。

  銀發消費的潛能不可忽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wan) 人。2023年老年用品市場規模達5萬(wan) 億(yi) 元。老年人負債(zhai) 率較低,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消費潛能較大。以旅遊為(wei) 例,隨著“60後”步入退休年齡,老年旅遊消費的潛能正在釋放。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老年旅居康養(yang) 發展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老年國內(nei) 旅遊收入將達到1.14萬(wan) 億(yi) 元。與(yu) 健康相關(guan) 的消費已成為(wei) 老年群體(ti) 最突出的需求,達到萬(wan) 億(yi) 元級市場規模。

  中等收入群體(ti) 正成為(wei) 消費的中堅力量,具有最大的消費潛能。中等收入群體(ti) 對健康、即時、便捷、便利、智能等有著更高要求,文化、旅遊、娛樂(le) 、教育等方麵的精神消費占比將持續提升,這意味著在技術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的推動下,消費潛力還將有巨大的提升。

  消費潛能的激發需要持續提升供給側(ce) 創新能力。

  積極推動服務業(ye) 數字化,擴大服務消費。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為(wei) 45.2%。從(cong) 國際經驗看,我國服務消費占比仍有20個(ge) 百分點以上的提升空間,具有很大潛力。服務消費本質上是體(ti) 驗性的,存在著突出的信息不對稱,數字化能夠解決(jue) 服務消費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cong) 而將服務消費的潛力釋放出來。以家政服務行業(ye) 為(wei) 例,通過數字化解決(jue) 家政服務過程中的痛點問題,使潛在需求變成現實消費動力。

  產(chan) 品、功能、業(ye) 態、模式創新創造新消費。通過對消費者需求痛點進行深入分析,持續對產(chan) 品和功能進行創新,從(cong) 而激發新的需求。根據中國智能家居產(chan) 業(ye) 聯盟的數據,2023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157.1億(yi) 元,出貨量為(wei) 3.3億(yi) 台。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家用服務機器人產(chan) 品將進一步成熟,這將帶動新的消費。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516億(yi) 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857億(yi) 元。

  新技術打造新場景引致新消費。利用新技術,重塑供應鏈,創造新場景,深度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通過深度融入體(ti) 驗、娛樂(le) 、社交等元素,打造沉浸式、體(ti) 驗式、互動式的數實融合消費新場景,使消費行為(wei) 從(cong) 品牌化向場景化轉換,將極大拓展消費需求。例如,利用XR技術,超脫物理定理的限製,超越時空的娛樂(le) 體(ti) 驗,隨時隨地給消費者帶來快樂(le) ,從(cong) 而推動文化娛樂(le) 等相關(guan) 消費。

  消費潛能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需要一係列政策措施予以配合。

  一是需要培育與(yu) 提升消費能力。消費能力包括收入、預期、時間等要素。隨著消費潛能向服務消費轉型,時間要素在消費中變得更為(wei) 重要。文化、旅遊等具有較大潛力的精神類消費,往往是時間密集型的。應積極進行靈活休假試點,為(wei) 服務消費提供時間要素。

  二是增強促消費政策的一致性。消費潛能較大的服務消費等,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這要求對促消費政策進行梳理與(yu) 整合,從(cong) 而提高促消費政策的一致性。

  三是優(you) 化供給體(ti) 係。不斷完善城鄉(xiang) 消費基礎設施,提高供給效率。鼓勵供給側(ce) 創新,對與(yu) 新產(chan) 品新服務相關(guan) 的審批、監管等體(ti) 製進行創新,簡化審批流程,取消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容錯機製。強化監管協調,避免交叉重疊、監管空白、監管衝(chong) 突等。

  四是完善消費環境。優(you) 化農(nong) 村等消費環境。針對保健品直播亂(luan) 象、醫美服務惡意推銷、網絡銷售虛假宣傳(chuan) 價(jia) 格欺詐、大數據殺熟等新業(ye) 態催生的問題進行專(zhuan) 項整治,結合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適應網絡化數字消費的新形勢,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勇堅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