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唐探”劇集上線 影迷會買賬嗎?
作者:寧莎鷗
3月以來,眾(zhong) 多新劇集上線。其中《飛馳人生熱愛篇》和劇版《唐人街探案2》比較有特色,看名字就知道是大熱電影“飛馳”和“唐探”係列的衍生劇。用衍生劇來開拓“電影宇宙”,保持IP熱度,是好萊塢的基本操作。一直以來,中國影視人也在競相效仿,隻可惜目前尚未打造出成熟的電影宇宙。兩(liang) 部主流大片的衍生劇接連登場,意味著大家在打造宇宙上方興(xing) 未艾,中國影視離成形的電影IP宇宙還有多遠呢?
影劇聯動 多部電影推出衍生劇
所謂衍生劇,是指利用已有電影或劇集的演員和劇情線,打造相關(guan) 聯的新劇。一般來說,有幫配角開新劇或讓主角團中某角色“單飛”,兩(liang) 大主要方式。打個(ge) 比方,如果以《西遊記》作為(wei) 主線劇情,那麽(me) 拍“沙僧前傳(chuan) ”或“牛魔王外傳(chuan) ”就算是衍生劇。
一直以來,衍生劇都是豐(feng) 富電影“主宇宙”劇情、擴充“角色池”的利器。網劇版“唐探”中,林墨(邱澤飾)就作為(wei) 電影主角唐仁(王寶強飾)的徒弟破案,既豐(feng) 富了“探案宇宙”的背景,也讓KIKO等電影配角有了更多的出場機會(hui) 來加強觀眾(zhong) 緣。該係列網劇第一季有效挽救了大電影下滑的口碑,目前已播出第二季。
春節檔大賣特賣的《飛馳人生2》,也借著熱度推出了《飛馳人生熱愛篇》劇集。劇情承接電影第一部,講述了衝(chong) 出賽道的張弛(沈騰飾),意外“穿越”到了林臻東(dong) (胡先煦飾)身上,化身零基礎的小鎮青年重新開始飆車的故事。
主打“影劇聯動”的還有不少,電影《孤注一擲》的衍生短劇《變相遊戲》、電影《刺殺小說家》的衍生劇《刺殺小說家之少女反擊戰》也有望在今年播出。固定播出動漫劇集、每年上檔一部劇場版的《熊出沒》,也算另類的影劇聯動。
吸金利器 “打造宇宙”是一門好生意
為(wei) 什麽(me) 要打造“電影宇宙”,關(guan) 鍵原因當然是好賺錢。“構建宇宙”最成功的漫威影業(ye) ,在電影係列穩固後也順勢推出了《旺達與(yu) 幻視》《洛基》等多部劇集,來擴展其“宇宙版圖”。漫威超級英雄係列電影全球總票房接近300億(yi) 美元,可謂是吸金利器。
這一模式也被大家爭(zheng) 相效仿,兩(liang) 大知名巨獸(shou) IP哥斯拉與(yu) 金剛就完成合體(ti) ,構建了“怪獸(shou) 宇宙”,其係列電影票房走勢一直很穩定,今年將推出新續集。
與(yu) 漫威齊名的DC,也坐擁超人、蝙蝠俠(xia) 、海王等大IP,不甘落後地走上了開創宇宙之路。《海王1》在中國吸金近20億(yi) 元,《海王2》也剛剛下映。
“宇宙”玩法既能把主角團隊熱度延續到單人電影、衍生作品,又能拿前作人物、元素和故事線拚貼新故事,實現流水線作業(ye) ,可謂一舉(ju) 多得。觀眾(zhong) 餘(yu) 女士就表示:“看了漫威的《複仇者聯盟》故事,當然會(hui) 關(guan) 心鋼鐵俠(xia) 、美國隊長等每一個(ge) 角色的命運。出一部看一部,似乎形成了一種慣性。”
難度增加 是互相促進還是互相拖累
當然,影劇聯動的方式也給整體(ti) 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玩宇宙’首先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其次要講好故事,形成敘事合力——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玩得不好,非但不能互相促進,還會(hui) 互相拖累。”
從(cong) 2008年《鋼鐵俠(xia) 1》上映算起,“電影宇宙”作為(wei) “顯學”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目前也遇到了瓶頸。像“DC宇宙”就因為(wei) 思路混亂(luan) 告急,雖然出了不少電影和劇集,但像閃電俠(xia) 這樣的重要角色,劇集與(yu) 電影版居然由不同演員出演,讓觀眾(zhong) 思路混亂(luan) ,目前也陷入了被迫腰斬、“重啟宇宙”的局麵。
即便強如漫威,也因為(wei) 帶出了太多支線人物,讓觀眾(zhong) “臉盲”。像票房遭遇“滑鐵盧”的《驚奇隊長2》,就帶出了一堆劇集人物,不少沒看過劇的觀眾(zhong) 一頭霧水:“這人是誰?”
“唐探”網劇第一季雖然收視不錯,但劇迷與(yu) 影迷畢竟有隔閡,劇版主角林墨空降電影版《唐探3》,不少觀眾(zhong) 也不明白來者何人。
新劇遇冷 國產(chan) 宇宙還需努力
事實上,兩(liang) 部開播的大熱電影衍生劇反響的確未及預期。《飛馳人生熱愛篇》收視平平,主要榜單都在十名開外。《唐人街探案》第二季上線一周後,站內(nei) 熱度仍未突破8000,這一數據既不如第一季,也不如收官許久的《南來北往》。
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介紹:“在IP開發方麵,國內(nei) 還是以單線程、一錘子買(mai) 賣為(wei) 主,比較粗放。國內(nei) 影視在‘打造宇宙’方麵還任重道遠。”
不過,中國電影工業(ye) 的發展,也增加了打造成形“宇宙”的可能性。最新的《熊出沒》電影版,就利用“逆轉時空”的概念,把之前幾部的角色都請來客串,開拓初具成效。
追光動畫也推出了“白蛇宇宙”與(yu) “新封神宇宙”係列動畫電影,雖然單部作品褒貶不一,但也在盡力嚐試。
而《流浪地球》前兩(liang) 部大獲成功,也儲(chu) 備了豐(feng) 富的“角色池”與(yu) 故事線。如果能拿出來拍單一角色傳(chuan) 記或打造衍生作品,也具備厚實的基礎。
去年,《封神》首部曲大賣後,導演烏(wu) 爾善就表示,未來有望拍攝角色單人電影,構建真人版電影的“封神宇宙”。(寧莎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