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日記|推進醫療和教育公平 代表如是說
2024年3月11日,北京。
我是新華社記者馬曉成。聚焦百姓關(guan) 切,讓民生保障更有力度與(yu) 溫度,特別是聚焦如何提供更優(you) 質的教育、更便捷的醫療保障,是代表們(men) 熱議的話題。
作為(wei) 吉林團的隨團記者,這也是我這次采訪中的重點關(guan) 注情況。今天,我帶您一起聽代表們(men) 對推進醫療和教育公平怎麽(me) 說。
著眼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加強縣鄉(xiang) 村醫療服務協同聯動,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呂國悅這幾年一直在關(guan) 注分級診療方麵的情況。
呂國悅表示,老百姓為(wei) 什麽(me) 看病難實際上是因為(wei) 醫療資源比較集中,頭部醫院的醫護力量、診斷技術水平明顯要高於(yu) 基層醫院。“我們(men) 醫院在這幾年實際上做了很多關(guan) 於(yu) 我們(men) 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或者是分級診療的探索。吉大一院梅河醫院經過我們(men) 的努力,現在已經變成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它的外埠的就診患者達到了30%。”他說。
呂國悅認為(wei) ,通過這樣一種模式,真正能做到帶動基層醫院,讓老百姓知道基層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在發展,有一些疾病能夠在基層醫院裏得到很好的救治。他說,“我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家政策不斷明晰,還有國家政策的大力保障,分級診療、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會(hui) 得到很好的落實,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也會(hui) 得到緩解。”
近年來,我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規模逐年上升,令人注目。今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重點涵蓋加快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支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落實學生資助政策、促進普通高中優(you) 質特色發展、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推動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等諸多方麵。這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誌豪的關(guan) 注。
“報告裏麵特別提到了,把高質量作為(wei) 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建設的生命線。我們(men) 的幼兒(er) 教育增加普惠,讓整個(ge) 社會(hui) 在幼兒(er) 培養(yang) 的過程當中更有保障。”邵誌豪說,“義(yi) 務教育階段,國家花最大力氣在促進義(yi) 務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和優(you) 質均衡,這項工作其實通過10多年的努力建設,已經有很大變化。在我們(men) 長春市都能看到城區的優(you) 質的小學初中進行了集團化運行、共同體(ti) 運行,我們(men) 也推進了城鄉(xiang) 學校發展的共同體(ti) ,還有以城市區域為(wei) 單位的集團化運行,把優(you) 質的基礎教育放到老百姓家門口。”
11日下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在北京閉幕。
代表們(men) 滿懷信心奔赴各自工作崗位,開啟新征程。隨著一係列舉(ju) 措的實施,我們(men) 有理由期待,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醫療,將更滿足普通群眾(zhong) 的民生期許。
記者:馬曉成
編輯:吳煒玲、楊慕茜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