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丨手指動一動,機器來幹活!這些智慧農業科技感十足
天氣回暖,春意漸濃。眼下,各地正搶抓農(nong) 時,全麵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工作。
春耕備耕,良種先行。在江西南昌、廣西玉林,工廠化育秧不僅(jin) 大幅縮短早稻的育秧時間,而且培育出的秧苗密度和品質更高。一條育秧線平均一天能育秧5000盤,可滿足400畝(mu) 耕地的秧苗需求,也大大降低了育秧成本。在福建龍岩,自動育秧機依次完成撒土、播種、灑水等一係列工序,育秧效率明顯提升。與(yu) 傳(chuan) 統濕潤育秧相比,一個(ge) 育秧周期節約了4到7天。
智慧農(nong) 業(ye) 讓春耕跑出“加速度”。眼下,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在陝西涇陽的高標準農(nong) 田,在專(zhuan) 業(ye) 人員調度下,植保無人機均勻精準地將農(nong) 藥噴灑到麥田裏,這種高效便捷的除草作業(ye) 方式,讓小麥田間管理變得更加輕鬆。
陝西涇陽中張鎮廟底村種糧大戶張昂:往年我們(men) 用的人工噴灑,作業(ye) 時間長,而且成本也比較高,今年運用了無人機作業(ye) ,可能四五個(ge) 小時,把我這兩(liang) 千畝(mu) 麥田的作業(ye) 就基本完成了,而且還省錢。
重慶市今年實施糧食單產(chan) 提升行動,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200萬(wan) 畝(mu) ,同時預計投用耕地整地機、播種機等農(nong) 機具106萬(wan) 台,搶抓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開門紅”。在遼寧阜新,當地加快供水泵站施工建設,並積極推動節水灌溉技術落地應用,為(wei) 即將開始的春灌做好充分準備。
在四川綿陽,農(nong) 資直通車將春耕生產(chan) 所需的物資運送到鄉(xiang) 村供應站點,方便山區群眾(zhong) 就近購買(mai) 。各級農(nong) 技人員也走進各村鎮,開展春耕春管指導服務,為(wei) 春耕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奠定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