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4-03-14 15:3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今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這一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chan) 力,已經展示出對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認為(wei) ,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表明更加重視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將為(wei) 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將給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活力。

  “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重點在於(yu)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取得曆史性成就,在載人航天、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等領域取得一係列重大成果,創新型國家建設成績顯著,具備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基礎條件。

  “中國在許多新興(xing) 技術領域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在數字化轉型、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古巴國際政策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zhuan) 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舉(ju) 例說,2023年,中國首次成為(wei) 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產(chan) 品正加速出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蓬勃發展,中國在相關(guan) 領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這有助於(yu) 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球未來研究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錢德蘭(lan) ·奈爾認為(wei) ,中國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不僅(jin) 是出於(yu) 市場需要,也受到了生態文明理念等多方麵因素驅動。“中國強調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為(wei) 了賦能高質量發展。”奈爾表示,當前,中國已建立起較為(wei) 完善的科技創新體(ti) 係,這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奠定了基礎。“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將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同時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天的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加充足,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加鮮亮。歐洲研究國際中心歐洲—中國項目負責人喬(qiao) 治·佐戈普魯斯非常關(guan) 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我期待中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發展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奧地利中國與(yu) 東(dong) 南亞(ya) 研究所所長哈內(nei) 斯·費爾納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將有助於(yu) 中國政府更好地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在保護主義(yi) 日益盛行的背景下,中國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中國,也將有利於(yu) 世界。”

  “引領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方向”

  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大關(guan) ,折射出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特征。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順利返航、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國產(chan) 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ye) 運營,國產(chan) 大型郵輪成功建造;低空經濟廣泛應用在工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等領域,2023年規模超5000億(yi) 元人民幣,2030年有望達到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近年來,中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孕育壯大,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產(chan) 業(ye) 基礎不斷夯實。

  波蘭(lan) 前副總理雅努什·皮耶霍欽斯基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積極促進新能源、新材料、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引領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方向,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全球發展繁榮貢獻力量,是非常重要、可靠的合作夥(huo) 伴。”

  “中國在量子通信、空間站建設等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轉型等領域也有望取得進一步發展。”日本帝京大學教授露口洋介表示,中國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列為(wei) 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主要任務,這表明“中國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將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2023年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雷加拉多認為(wei) ,這些未來產(chan) 業(ye) 的本質特征在於(yu) 其蘊含的顛覆性技術和革命性創新。“中國不僅(jin) 持續開展前沿技術攻關(guan) ,而且十分重視把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ti) 產(chan) 業(ye) 中,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不斷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這些舉(ju) 措讓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因看重中國創新發展,不少跨國企業(ye) 紛紛擴大在華研發布局。法國施耐德電氣集團僅(jin) 2023年就在中國成立了“數字配電中國研發中心”“中國研究院自動化研發中心”“關(guan) 鍵電源創新實驗室”“AI創新實驗室”等研發機構,以滿足中國企業(ye) 轉型升級需求。“中國已是施耐德電氣的全球四大研發基地之一。我們(men) 以創新支持中國打造新質生產(chan) 力,把更多‘中國智慧’源源不斷輸向全球。”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尹正說。

  “讓世界其他國家從(cong) 中受益”

  國際人士表示,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將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發展創造更多新機遇、增添更多新動力。

  2023年12月4日,中國援埃及二號衛星成功發射,這顆衛星將廣泛服務於(yu) 埃及農(nong) 業(ye) 、林業(ye) 、環境災害監測、城市建設等相關(guan) 領域。中國援埃及二號衛星項目埃方主任設計師、埃及航天學者塔拉勒深度參與(yu) 兩(liang) 國航天合作,多次訪問中國。他認為(wei) ,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將讓世界其他國家從(cong) 中受益”。中國航空航天產(chan) 業(ye) 具有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zheng) 力,在載人航天、北鬥導航、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埃中航天合作對埃及經濟社會(hui) 發展、民生改善、人才培養(yang) 等意義(yi) 重大。”塔拉勒說。

  阿聯酋迪拜商會(hui)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盧塔表示,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采取的堅定行動和取得的成就令人欽佩。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阿聯酋與(yu) 中國的貿易與(yu) 投資合作穩步推進。中國基礎設施完善、科技實力雄厚,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領域發展迅速,期待更多中國企業(ye) 特別是智慧城市、清潔技術、先進製造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型企業(ye) 進入阿聯酋,助力當地發展。

  皮耶霍欽斯基認為(wei) ,中國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潛力巨大,前景光明,將為(wei) 波中合作注入新動能。他說:“中國目前是波蘭(lan) 的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保持並加強與(yu) 中國的交流與(yu) 合作,無論對波蘭(lan) 還是對歐盟都十分重要。”

  (本報北京、裏約熱內(nei) 盧、華盛頓、柏林、華沙、東(dong) 京、開羅、迪拜3月12日電 記者俞懿春、李琰、陳一鳴、李誌偉(wei) 、劉仲華、李增偉(wei) 、朱玥穎、沈小曉、管克江)(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