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故事】王詠:泥胚捏塑的趣味人生
頂甜瓜的老爺爺,做拉麵的巴郎,跳舞的古麗(li) ……這些微縮的少數民族傳(chuan) 統生活場景,在新疆泥塑技藝傳(chuan) 承人王詠的工作室裏生動再現。發掘民俗特色是他持之以恒的追求方向,也是他作為(wei) 泥塑技藝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使命。
與(yu) 泥塑結緣40餘(yu) 年,王詠創作了上萬(wan) 件作品,其中《趕巴紮》獲得了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金獎。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王詠的工作室,隻見他正在製作泥塑。泥坯在王詠手指間被快速揉撚, 霎那間化為(wei) 生動的人物形象,或舞、或笑。王詠用雙手賦予泥土生命,而泥土也成為(wei) 王詠記錄生活的介質。
鮮活的藝術作品大多來源於(yu) 生活,新疆各民族獨特的生活場景為(wei) 王詠的創作提供大量的素材,所以去天山南北采風成為(wei) 他的生活常態。王詠說,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泥塑傳(chuan) 承人,不僅(jin) 要有美術功底,還需要擁有對泥塑、對生活、對家鄉(xiang) 的熱愛之情。(李明非 新疆烏(wu) 魯木齊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