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瓷器在吉林市展出:文物將景德鎮陶瓷曆史前推200年
中新網吉林3月20日電 (記者 石洪宇)正在吉林市舉(ju) 行的唐瓷之韻——江西出土唐代青瓷展上,展出了106件來自江西景德鎮地區的唐代瓷器。部分出自樂(le) 平南窯遺址的珍稀文物,將景德鎮製瓷曆史往前推了200年。這是記者20日從(cong) 吉林市博物館獲悉的消息。
景德鎮被譽為(wei) “瓷都”。吉林市曾是中國東(dong) 北地區最大的陶業(ye) 製造基地,有中國北方“陶都”之稱。近些年,兩(liang) 地在陶瓷領域的交流較為(wei) 頻繁,景德鎮瓷器所使用的原材料,也有部分來自吉林市。
主辦方介紹,該展覽由玉山縣博物館、樂(le) 平市博物館、浮梁縣博物館和鄱陽湖博物館聯合推出。其中玉山、樂(le) 平和浮梁三家博物館的展品為(wei) 唐代窯址出土。樂(le) 平南窯始燒於(yu) 中唐、浮梁蘭(lan) 田窯始燒於(yu) 中晚唐,玉山瀆口窯始燒於(yu) 晚唐。
在吉林市博物館內(nei) ,大量市民和遊客觀看、拍攝文物,現場領略中國唐代瓷器之美及“氣象萬(wan) 千”。人麵塤是古代吹奏樂(le) 器,雞蛋般大小,為(wei) 人麵形製,其上麵的孔洞,如同人的五官;青瓷褐釉腰鼓,是唐窯中的典型器物,其隨絲(si) 綢之路與(yu) 西亞(ya) 文化的交往轉入中國;而罐類、網綴等則體(ti) 現了唐代對端莊、圓潤美感的偏好。
吉林市博物館講解員趙磊介紹,位於(yu) 樂(le) 平市的樂(le) 平南窯遺址,其始燒於(yu) 中唐、興(xing) 盛於(yu) 中晚唐,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南窯的發掘,不僅(jin) 將景德鎮製瓷曆史向前推,所使用的長龍窯,也是迄今為(wei) 止已發掘的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跡。
“南窯部分產(chan) 品具有外銷的性質,可能是唐代重要的外銷瓷器生產(chan) 基地之一。”趙磊補充說。
據了解,本次展覽展期截至3月末。(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