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多種技術助力繪就好“豐”景 千裏沃野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發布時間:2024-03-20 16:06: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當前,山東(dong) 6000多萬(wan) 畝(mu) 冬小麥已全麵進入返青期。當地推廣節水灌溉、水肥一體(ti) 化等技術,推動小麥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

  眼下,正是促進小麥春季苗情轉化、夯實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的關(guan) 鍵期。在青島市即墨區的田間地頭,農(nong) 技人員向種植戶講解小麥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現場演示條播機、鎮壓機、噴灌機等農(nong) 用機械的操作方法。

  為(wei) 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新裝備、新技術、新品種對糧食增產(chan) 的促進作用,青島市在去年建成7個(ge) 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的基礎上,今年將再建3個(ge) 示範區,重點實施小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ti) 全程機械化、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等糧油單產(chan) 提升技術,同時加大智能農(nong) 機裝備的推廣應用。

  記者從(cong) 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了解到,今年,山東(dong) 省投入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農(nong) 機具170萬(wan) 台套,春季生產(chan) 所需化肥、農(nong) 藥、農(nong) 膜、良種等農(nong) 用物資準備充足。目前,全省冬小麥壯苗麵積大,苗情總體(ti) 好於(yu) 常年。

  江蘇淮安:“除草施肥套餐”助小麥穩產(chan) 增收

  眼下,江蘇淮安小麥進入返青期、拔節期,當地通過定製“除草施肥套餐”,促進小麥苗生長。

  記者在淮安市洪澤區永豐(feng) 村看到,地裏的小麥長勢喜人,四台大型高速噴霧植保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進行除草施肥作業(ye) 。

  今年,當地依據天氣狀況以及當天小麥的生長情況調配、噴施除草劑與(yu) 葉麵肥混合液。在有效除草的同時,既能降低除草劑對小麥的傷(shang) 害,又能促進小麥橫向生長,防止後期發生倒伏,為(wei) 今年夏糧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打下基礎。

  寧夏賀蘭(lan) :蟹苗投放入塘 開啟“水上春耕”

  天氣逐漸回暖,又到了蟹苗投放的時節。這幾天,在寧夏賀蘭(lan) 縣的一處養(yang) 殖基地裏,蟹農(nong) 們(men) 正忙著投放蟹苗,開啟“水上春耕”。

  這些蟹苗是從(cong) 安徽遠道而來的,是賀蘭(lan) 縣今春投放入池的第一批蟹苗。記者看到,蟹農(nong) 們(men) 先將剛到的蟹苗放入營養(yang) 液中進行營養(yang) 補充,兩(liang) 三分鍾後撈起放到白色泡沫板上,接著養(yang) 殖人員就將蟹苗慢慢送入池塘。這批蟹苗都是中華絨螯蟹,共計625公斤,平均每隻重9.6克,預計成活率在98%左右。

  蟹苗投放完成後,下一步,蟹農(nong) 們(men) 的重點就是抓好防病防蟲等塘間管理,盡早讓蟹苗適應“新居”。小螃蟹們(men) 在這裏的成長時間約7個(ge) 月,預計10月份收獲。

  新疆和田:人參果豐(feng) 收 農(nong) 戶采收忙

  眼下,在新疆和田地區,當地試種的人參果喜獲豐(feng) 收,不少采購商來到種植大棚預訂采購。

  在新疆和田縣萬(wan) 畝(mu) 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基地的人參果大棚裏,一個(ge) 個(ge) 色澤誘人的人參果綴滿枝頭,工人們(men) 忙著采摘、搬運,一派繁忙景象。

  人參果學名叫香瓜茄,原來是生長在亞(ya) 熱帶的一種茄果類水果,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因其有一定的營養(yang) 保健作用,又被稱為(wei) “人參果”。去年10月底,和田縣在萬(wan) 畝(mu) 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基地的5個(ge) 大棚內(nei) 試種人參果,種植麵積約16畝(mu) ,基地統一提供技術支持以及銷售渠道。目前,這批試種的人參果喜獲豐(feng) 收,已批量上市。

  果農(nong) 阿布都合力力·吾吉阿布都拉稱:“我每個(ge) 月的工資有2300元,這一茬還能分到2萬(wan) 多元的分紅,我特別滿意,非常開心。”

  和田縣萬(wan) 畝(mu) 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基地技術員施坤年稱:“每畝(mu) 的經濟效益在8萬(wan) 元到10萬(wan) 元。目前,我們(men) 這批人參果處於(yu) 大量下果期,可持續到6月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