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青年說】閩江學院:以“但求最優”的標準推動思政課守正創新
2019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刻闡明學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yi) ,更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為(wei) 新時代學校辦好思政課、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曆來重視立德樹人,1990年6月21日至1996年5月9日,時任福州市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兼任閩江職業(ye) 大學(現閩江學院)校長,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優(you) ,但求適應社會(hui) 需要”的辦學理念,影響深遠。習(xi) 近平同誌在閩工作期間多次到寧德師專(zhuan) (現寧德師範學院)、閩江職業(ye) 大學(現閩江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等學校考察調研,為(wei) 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多年來,學校延續領導幹部上思政課的傳(chuan) 統,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也大力傳(chuan) 承這一優(you) 良傳(chuan) 統,多次赴閩江學院通過師生座談、做報告等形式帶頭上思政課。
閩江學院黨(dang) 委把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作為(wei) 學校“首院”,把思政課作為(wei) 學校“首課”,聚焦落實思政課守正創新規範化建設,錨定目標、突出特色,努力讓每一堂思政課“最優(you) 化”,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
用心講好“情懷深厚”的思政課
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閩江學院的師生們(men) 帶著這份特殊而深厚的情懷上好思政課。學校開設了《習(xi) 近平與(yu) 閩大》特色課程,編寫(xie) 專(zhuan) 門的教材和鮮活的案例,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教育一以貫之的重視、對閩大發展一往情深的關(guan) 懷,精準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同誌在閩大的辦學理念以及新時代立德樹人的重要思想。
全麵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構建立體(ti) 化、多樣化且富有實效性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打造更多的思政“金課”,是閩江學院不懈追求的目標。“閩大校史與(yu) 應用型辦學成果展”是福建省高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閩江學院考察調研,在這裏與(yu) 師生親(qin) 切交流。學校組織近2萬(wan) 餘(yu) 名師生、校友重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之路、重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思政課教師充分運用場館內(nei) 豐(feng) 富的校史資源,開展沉浸式現場教學,講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閩大的鮮活故事。
精心打造“行踐中國”的思政課
思政課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學院堅持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起來,活用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讓青春之花在祖國大地綻放,也讓思政課更加接地氣、有溫度。
思政課教師把課堂搬到校外,帶領學生用腳步丈量紅色沃土,把思政課講在祖國大地上。學院組織開展“追尋領袖足跡 感悟思想偉(wei) 力”“追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足跡——閩山閩水物華新”等係列社會(hui) 實踐活動,師生們(men) 的足跡遍布北京、上海、浙江、河北、福建等各大城市鄉(xiang) 村。通過“以行促學”的方式,讓學生理論視野“闊起來”、政治眼光“亮起來”,在田間地頭和八閩大地深刻體(ti) 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真理偉(wei) 力,在理論與(yu) 實踐的統一中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和親(qin) 和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報國之心、強國之誌。2022年,學生暑期專(zhuan) 項社會(hui) 實踐活動以“閩山閩水物華新,美麗(li) 鄉(xiang) 村繪新篇”作品集形式在《人民畫報》專(zhuan) 刊出版。學院學生還獲第五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本科組一等獎。
悉心探索“因材施教”的思政課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閩江學院積極探索因專(zhuan) 業(ye) 製宜的思政課,以美術學院學生為(wei) 試點,成功創出一條以“專(zhuan) 業(ye) 作品匯報思政課學習(xi) 感悟”的教學改革之路。學院充分發揮學生專(zhuan) 業(ye) 所長,編印《畫卷中的思政課》作品集,探索“音符裏的思政課”“服飾中的思政課”“學科館群中的思政課”等,讓思政元素在不同學科門類中“綻放”光芒,打造合學生“口味”的思政課。
將思政課程與(yu) 課程思政相結合是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的要求。思政課教師根據不同學院、不同專(zhuan) 業(ye) 學生特點,與(yu) 專(zhuan) 業(ye) 教師共同發掘和提煉專(zhuan) 業(ye) 課程所蘊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推進課程思政與(yu) 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學校積極探索特色海洋思政的育人模式和教學方法體(ti) 係,與(yu) 廈門大學聯合申報的“海洋思政:學思行的統一”成果榮獲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同心構建“聚力共贏”的思政課
要加強黨(dang) 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堅持黨(dang) 的領導,不斷匯聚育人合力,實現思政課“融圈破壁”,是在“大思政課”背景下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五育並舉(ju) ”育人體(ti) 係的重要動力。
學院積極探索“黨(dang) 建+思政”模式,堅持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與(yu) 福建省革命曆史紀念館、福建船政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羅源縣起步鎮等政府和多家企事業(ye) 單位開展合作共建,實現優(you) 勢互補,創新育人方式,拓寬育人場域。發揮福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程一體(ti) 化試點校作用,推進與(yu) 聯盟學校、地方教育集團等合作,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作為(wei) 福建省教育廳“1+N+X”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引航計劃單位,牽頭組織開展跨校備課、聽課評課、培訓研修等活動,承辦全省高校《思想道德與(yu) 法治》課新教材培訓暨集體(ti) 備課會(hui) 。
五年來,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牢底色、強基鑄魂,湧現出了全國模範教師、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獲得者等先進典型。下一步,閩江學院將繼續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以“八個(ge) 相統一”和“六要”標準為(wei) 根本,學好光榮校史,以“但求最優(you) ”的標準推動思政課守正創新,蓄力前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高質量發展。(作者: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 陳東(dong) ,閩江學院宣傳(chuan) 部 餘(yu) 雄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