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航天強國建設

發布時間:2024-03-28 16: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視點】

  作者:夏鋒(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海南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ye) ,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men) 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航天事業(ye) 發展,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指出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這是黨(dang) 中央確保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曆史使命作出的戰略決(jue) 策,為(wei) 以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航天強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航天強國建設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新征程,建設航天強國意義(yi) 重大。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突飛猛進,深空探測日益成為(wei) 科技競爭(zheng) 的製高點,太空領域的競爭(zheng) 與(yu) 合作影響著國家間的力量格局,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等航天大國加大了深空探測步伐。新時代,空間科技成為(wei)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大國重器”,我國依靠自主創新,突破了一批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我國進入空間、利用空間、探索空間的能力大幅提升,航天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為(wei) 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起到了引領支撐作用。預計未來5到10年,深空科技大國間的競爭(zheng) 將愈演愈烈,圍繞太空資源的爭(zheng) 奪將更加激烈。我國要加快建設“空間基礎設施完備、科技創新能力領先、產(chan) 業(ye) 帶動作用明顯、自主保障體(ti) 係健全、人才隊伍實力雄厚、國際競爭(zheng) 實力突出”的航天強國,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you) 勢。

  空天科技自立自強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內(nei) 容。新質生產(chan) 力特點是創新,關(guan) 鍵在質優(you) ,本質是先進生產(chan) 力。作為(wei) 科技最密集、創新最活躍的航天科技,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代表。例如,航空器被稱為(wei) “工業(ye) 之皇冠”,航空發動機是“皇冠上的明珠”。實現空間科技現代化,根本出路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服務航天強國建設大局,圍繞航天戰略前沿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補齊空間科學短板,加快關(guan) 鍵元器件、核心元器件國產(chan) 化,突破關(guan) 鍵技術、核心產(chan) 品等“卡脖子”技術,提升空間應用效益,在深空領域積極搶占科技製高點。

  加快發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集群。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商業(ye) 航天,將其作為(wei) 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新增長引擎。商業(ye) 航天是航天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戰略性力量之一,是在市場化原則下,通過商業(ye) 化方式運作參與(yu) 航天事業(ye) 發展,探索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市場化、商業(ye) 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商業(ye) 航天發展,相繼出台一係列引導扶持政策,推動我國商業(ye) 航天步入快車道,形成覆蓋運載火箭、衛星研製、地麵設備、技術應用等領域、特色鮮明的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集群,例如,北京形成商業(ye) 航天“南箭北星”的產(chan) 業(ye) 空間格局;我國首個(ge) 商業(ye) 航天發射場落戶海南文昌。搶抓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機遇,可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yu) 航天企業(ye) 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形成商業(ye) 航天新質生產(chan) 力;在任務、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麵更多向商業(ye) 航天企業(ye) 傾(qing) 斜,做大產(chan) 業(ye) 集群、做強產(chan) 業(ye) 鏈條,推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8日 0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