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條地鐵給了城市後來居上的衝力 青年“鐵軍”助太原“提速”

發布時間:2024-04-03 15: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與(yu) 其他城市相比,山西省會(hui) 太原市迎來“地鐵時代”的時間有點晚。2020年12月26日,太原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在這之前全國已經有38座城市開通地鐵。

  太原地鐵2號線縱貫城市南北,在開通運營的3年多時間裏,承載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以及數不清的故事。俗話說“好飯不怕晚”,這一地鐵的開通運行,對太原意味著什麽(me) ?又給這座中部城市帶來怎樣後來居上的衝(chong) 力?

  這條地鐵的含金量:創造多項城市軌道建設成果

  在設計規劃之初,太原地鐵2號線的建設標準就錨定了“GOA4”。

  在國際標準中,軌道交通線路自動化程度有4個(ge) 等級,從(cong) 低至高為(wei) GOA1至GOA4。GOA4等級,代表著列車休眠、喚醒、啟動、停車、車門開關(guan) 、洗車、停站和列車的設備管理以及故障和突發情況的應對,全部由係統自動管理,也就是人們(men) 通常所說的全自動駕駛。

  太原市政府決(jue) 定采用引入社會(hui) 資本的PPP模式投融資建設這條軌道交通線路。2019年7月,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wei) 社會(hui) 資本方牽頭組建的PPP項目公司——太原中鐵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原中鐵”)應運而生。這是一家主要由青年組成的建設、運營公司,公司全員1300餘(yu) 人,平均年齡27歲。

  當時,擺在這群年輕人麵前的任務清晰且艱巨:在2020年年底實現太原地鐵2號線以GOA4標準開通,且機電及車輛工期僅(jin) 有15個(ge) 月。對於(yu) 這樣幾乎將常規工期縮短了近一半、建設標準近乎苛刻的目標,有些業(ye) 界權威專(zhuan) 家認為(wei) 不可能實現。

  不過,多年善打硬仗的中鐵電化人和全國各地軌道交通係統前來加盟的年輕新銳並沒有放棄。“太原地鐵是中鐵電氣化局自主建設、運營的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更寄托著為(wei) 太原和山西人圓地鐵夢的重任,你們(men) 要相信電化人的能力,我們(men) 不僅(jin) 要做好,更要做成標杆工程。”太原中鐵黨(dang) 委書(shu) 記李瑞國這句擲地有聲的宣誓,太原中鐵的很多人至今還記得。

  宣誓的底氣也來源於(yu) 太原中鐵的“娘家”——有“鐵軍(jun) ”之稱的中鐵電氣化局。太原地鐵2號線建設,也成了中鐵電氣化局各部門精銳的“大會(hui) 戰”,各單位發揮專(zhuan) 長,輪番上陣,鼎力支援。

  青年建設團隊采用交叉作業(ye) 方式高效推進項目。上一個(ge) 環節剛進入收尾階段,下一個(ge) 環節即提前做好接棒入場準備,實現各環節無縫交接,在確保安全的大前提下提高效率。

  太原中鐵機電自動化副經理梁誌儒曾全程參與(yu) 地鐵建設工作,他記憶中最難的事情是“下料”,由於(yu) 地下空間有限,所有設備材料需要借助滾筒,“按照原方案隻有兩(liang) 個(ge) 下料窗口,為(wei) 了能盡快完成,我們(men) 改成4個(ge) 下料窗口。”正是靠著“搶時間,拚命幹”的方式,他們(men) 僅(jin) 用9個(ge) 月的時間完成了“軌通”。

  “正常情況下,站務人員入駐的前提是車站已經具備條件。”站務中心主任龔玲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為(wei) 盡快掌握運營設備,站務人員也提早進入站點,一方麵熟悉服務流程,另一方麵配合係統開展聯調聯試。

  龔玲回憶,當時建設工程仍在進行,地下空間又潮又濕,“站點沒通上下水,女站務員常常要靠爬梯籠去地麵找衛生間。”正是經曆了這樣的困難與(yu) 煎熬,才確保了地鐵試運營提前步入正軌。

  2020年12月26日,太原地鐵2號線如期全線通車。

  太原中鐵總經理王繼德回憶,驗收專(zhuan) 家給出了“兩(liang) 個(ge) 沒想到”的評價(jia) ,“沒想到能夠按時開通,沒想到能夠實現全線全自動等級開通”。

  太原地鐵2號線更是用多項創新成果,回應了這座城市的努力和期待:運用全國首例雲(yun) 平台承載全自動運行係統;將列車再生製動時多餘(yu) 的能量反饋回交流電網的中壓能饋係統;試點投運磁懸浮空調機組等世界前沿新技術、新設備,為(wei) 打造集約節能綠色地鐵先行探路……

  這條地鐵的服務:每個(ge) 站點都有一麵榮譽牆

  “每次看到這封服務對象用心製作的感謝信,總能感到自己工作中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太原地鐵2號線勝利街站值班員董順口中這封印製精美的感謝信,來自一名乘客。

  2022年1月30日中午,勝利街站客流量相對較少,但地鐵站各個(ge) 崗位的工作人員一直狀態“在線”。一名20多歲的女乘客在下車後顯得狀態不佳,搖搖晃晃。董順察覺異樣後,立即上前攙扶。值班站長接到通知後迅速到場。原來,女乘客是一名本地大學生,當天由於(yu) 身體(ti) 不適且未進食出現了低血糖症狀。

  工作人員一邊聯係其家人,一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時,為(wei) 女乘客拉起屏風保護隱私,還提供了熱水和糖果,幫她緩解症狀。最終,女乘客被安全送往醫院。兩(liang) 個(ge) 月後,她和母親(qin) 來到勝利街站,送來了果籃和這封精心製作的感謝信。

  據不完全統計,太原地鐵2號線開通至今,已累計收到市民熱線表揚、感謝信均超2000次,錦旗1169幅。走進太原地鐵2號線各個(ge) 站點,不少人會(hui) 發現幾乎每個(ge) 站點都有一麵掛滿感謝信和錦旗的榮譽牆,這些是太原市民對太原地鐵2號線服務水平的真實反映。

  為(wei) 乘客用心服務,太原地鐵正不斷努力。

  2022年10月31日,太原地鐵2號線開化寺街站站廳南端C口附近開設了首個(ge) 地鐵母嬰室。“媽咪小屋”不僅(jin) 配備了床和被褥用品,還配備了微波爐、飲水機等便利設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孩子需要的娛樂(le) 設施也一應齊全。屋外安裝了24小時站內(nei) 監控,屋內(nei) 則安裝了緊急呼叫裝置,方便和工作人員進行聯係。

  “選擇緊鄰鍾樓街的C口,也是向乘客發放問卷、用心調研的結果。地鐵開通以後,不少推著嬰兒(er) 車或抱著孩子的寶媽是通過這個(ge) 出入口來找我們(men) 求助的,於(yu) 是我們(men) 就有了創建這間‘媽咪小屋’的想法。”開化寺街站站長張倩說。

  類似的故事還有:2021年1月,嘉節站當班值班站長雷鳴幫助一位家長找到走失的孩子;2023年7月,電子西街站站務員趙曉燕幫一位80多歲老人免費辦理福利票,實現了老人體(ti) 驗地鐵的願望……

  這樣一件件小事,幾乎每天發生在人來人往的地鐵裏,給太原這座城市帶來更多溫暖。

  這條地鐵的應急能力:第一時間有效響應

  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太原地鐵2號線的應急保障能力如何?這是太原中鐵人和廣大市民普遍關(guan) 注的話題。

  2022年7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超強降雨讓太原市局部地段市政路麵出現大麵積積水,太原地鐵2號線部分站點也出現罕見的雨水倒灌隱患。機自中心副經理曹軍(jun) 立刻組織搶險,“站點有進水,各崗位維修人員迅速到崗。”

  “能否像特種部隊一樣第一時間有效響應,是關(guan) 乎整個(ge) 地鐵運營安全的關(guan) 鍵。”王繼德說。

  收到搶險信息後,不僅(jin) 當值班組成員火速趕往現場,中心應急搶險隊成員和處於(yu) 休班狀態的班組員工也主動快速返崗,參與(yu) 應急工作。

  麵對多處市政積水和風亭倒灌問題,中心下轄班組近四分之三人員均到場參與(yu) 搶險,大家一方麵架設20餘(yu) 台臨(lin) 時大功率水泵抽水,另一方麵用防洪沙袋和防洪擋板砌築擋水堤壩。當天,在短時暴雨造成市政路麵多地段積水、部分地麵交通局部中斷的情況下,太原地鐵2號線安全準時地保障了市民的出行。

  “我們(men) 建立了嚴(yan) 格的調度製度,一旦出現故障,不同層級責任人都會(hui) 第一時間到場組織處理,這樣壓實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chan) 責任,推動相關(guan) 問題高效解決(jue) 。”曹軍(jun) 說。

  曹軍(jun) 告訴記者,地鐵全天候安全運營,還需“平戰結合”,日常檢修維護工作也至關(guan) 重要。班組人員每日都會(hui) 按照一步一圖的作業(ye) 指導書(shu) 開展風險巡查,惡劣天氣下還會(hui) 對管轄區域的重點風險點進行專(zhuan) 項巡查,同時通過日常精檢細修保證設備功能狀態良好。

  太原地鐵安全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截至2023年12月底,太原地鐵2號線已安全運行約696.2萬(wan) 列公裏,列車正點率99.99%,運行圖兌(dui) 現率99.99%,總客流超1.1億(yi) 人次、單日最高客流21.61萬(wan) 人次,11項指標均優(you) 於(yu) 國家標準。

  這條地鐵線也是太原的一個(ge) 縮影,麵向未來,這座中部城市正穩健前行。懷抱太原的山西,是正在蓄力追趕的中部崛起板塊不可缺少的一極。如何早日再現“錦繡太原”的盛景?如何讓山西進一步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這一條地鐵誕生發展的故事,無疑已經給了我們(men) 一些有益的啟示,給了我們(men) 一些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給了作為(wei) 故事主角的太原,一定會(hui) 、也一定能後來居上的衝(chong) 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