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打造麵向全球的國際商事仲裁新目的地
記者今天(9日)從(cong) 司法部在上海召開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hui) 上獲悉,北京市、上海市、廣東(dong) 省、海南省四地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23年共辦理案件7.9萬(wan) 件,標的額6000億(yi) 元,占全國標的總額的52%;辦結涉外案件2251件,占全國涉外案件數的72%,涉外標的額1376億(yi) 元,占全國涉外標的總額的69%。
仲裁作為(wei) 國際通行的糾紛解決(jue) 方式,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國際經貿合作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介紹,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2022年印發文件,部署在北京市、上海市、廣東(dong) 省、海南省開展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推動將北京市打造成為(wei) 服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yu) 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上海市打造成為(wei) 麵向全球的亞(ya) 太仲裁中心,廣東(dong) 省廣州市和深圳市打造成為(wei) 聯動香港和澳門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麵向全球的國際商事法律及爭(zheng) 議解決(jue) 服務中心,海南省打造成為(wei) 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麵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試點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試點工作任務,麵向世界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初具規模。
據介紹,目前試點地區均開展了國際商事仲裁體(ti) 製機製改革,仲裁機構改革為(wei) 不占用行政事業(ye) 編製,麵向市場提供服務的非營利性法人。仲裁規則不斷完善,形成仲裁規則融入國際化、引領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下一步,試點地區將在互聯網平台經濟糾紛仲裁、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經濟糾紛仲裁領域,率先探索製定仲裁製度規則 ,開辟國際仲裁新賽道;推動建設“一帶一路”仲裁聯盟,努力引導形成“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經濟糾紛應當由“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糾紛解決(jue) 機製來解決(jue) 的理念和實踐。
(總台央視記者 李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