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構建以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普惠金融服務體係

發布時間:2024-04-11 14:53:00來源: 人民日報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ye) 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4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介紹相關(guan) 情況。

  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加強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加快構建全國一體(ti) 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為(wei) 推動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促進中小微企業(ye) 融資提供了“信用方案”。截至2024年2月末,銀行機構通過全國一體(ti) 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累計發放貸款25.1萬(wan) 億(yi) 元,其中信用貸款5.9萬(wan) 億(yi) 元。同時,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仍然不夠充分,現有共享信息不足以支撐金融機構對經營主體(ti) 作出精準信用評價(jia) ,一些地方建有多個(ge) 融資信用服務平台,也導致信息重複歸集,降低了金融服務質效。

  “《實施方案》堅持構建以信用信息為(wei) 基礎的普惠金融服務體(ti) 係,推動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lin) 介紹了《實施方案》的主要舉(ju) 措。

  加強平台優(you) 化整合。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將全國一體(ti) 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作為(wei) 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整合功能重複或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原則上一個(ge) 省份隻保留一個(ge) 省級平台,市級、縣級設立的平台不超過一個(ge) ,所有地方平台納入全國一體(ti) 化平台網絡,實行清單式管理,減少重複建設和資源閑置浪費。

  加強信息歸集共享。進一步擴大信用信息歸集和共享範圍,將企業(ye) 主要人員信息、各類資質信息、進出口信息等17類、37項信用信息納入共享範圍。著力加大國家層麵“總對總”共享力度,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

  加強數據開發利用。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台按照公益性原則向金融機構提供基礎信息服務。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通過隱私計算等方式加強敏感數據開發應用,結合地方產(chan) 業(ye) 特點,有針對性地推出特色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推動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過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直達經營主體(ti) 。

  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完善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管理規範和標準體(ti) 係,提升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處置能力,切實保障數據安全。

  《實施方案》提出,堅持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金融基礎設施定位,為(wei) 金融機構提供高質量的專(zhuan) 業(ye) 化征信服務。

  “經過近30年發展,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已經成為(wei) 全球覆蓋人數最多、收錄信貸信息最全的征信係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局長任詠梅表示,查詢數據庫的信用報告目前已經成為(wei) 金融機構信貸評審流程的必要環節,在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中發揮了征信主渠道作用。截至2024年3月末,數據庫接入商業(ye) 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從(cong) 事信貸業(ye) 務的法人機構6124家,累計收錄11.6億(yi) 自然人、1.3億(yi) 戶企業(ye) 和其他組織的相關(guan) 信息,2023年全年提供查詢服務53億(yi) 次。

  任詠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完善數據庫功能和服務,依法全麵采集金融信用信息,深化信用信息開發應用,進一步提升服務質效,支持金融機構建立健全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長效機製。同時,研究推動中小微企業(ye) 支付資金流信息的共享應用,形成與(yu) 信貸信息互補的服務格局,進一步提升沒有信貸記錄的中小微企業(ye) 的融資便利性。

  近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引導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穩步增加小微企業(ye) 信貸供給。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31.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速21.1%,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2個(ge) 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利率4.42%,較2023年下降0.35個(ge) 百分點,2018年以來累計下降3.51個(ge) 百分點。

  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負責人馮(feng) 燕表示,下一步,為(wei) 更好促進小微企業(ye) 融資,金融監管總局將重點做好三方麵工作:一是要求銀行實現保量、穩價(jia) 、優(you) 結構,保持普惠信貸支持力度不減,努力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增速不低於(yu) 各項貸款增速;二是優(you) 化三項監管製度,修訂商業(ye) 銀行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監管評價(jia) 製度,進一步完善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完善監管協同聯動機製;三是完善銀行服務小微企業(ye) 的良好環境,深化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繼續擴大信息共享範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