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場景越來越豐富 智慧零售點亮“雲生活”
服務場景越來越豐(feng) 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
智慧零售點亮“雲(yun) 生活”(網上中國)
開拓線上渠道實現“24小時不打烊”、無人配送車送貨上門、智能自提櫃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裏”……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前沿技術的飛速發展,零售行業(ye) 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加快推進,與(yu) 消費者產(chan) 生全新的互動。從(cong) 製造、銷售、物流到服務等各環節,一場關(guan) 於(yu) 智慧零售的變革正在改變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
無人車送貨到門口
家住廣東(dong) 省深圳市坪山區的王先生最近在路上時常看到一種身上印著“天虹超市到家”的無人車。聽街坊說,這是附近天虹超市配備的無人配送車,送貨速度很快。
王先生很好奇,決(jue) 定下單試試。他打開天虹超市的手機小程序,在頁麵上購買(mai) 了水果、魚、蔬菜、油等生活用品。沒過多久,無人車真的載著商品抵達了王先生居住的小區門口。
據介紹,這種無人車有很多過人之處。首先“肚量”大,載重可達500公斤,續航能力單次120公裏,每天可完成數噸貨物配送;其次很智能,不僅(jin) 會(hui) 看交通燈,還會(hui) 自動識別前後方的障礙物,進行主動避讓或低速繞行;它還是“保溫箱”,能確保溫熱或冰凍商品以應有的溫度送達。
實體(ti) 零售企業(ye) 天虹數科商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書(shu) 林表示,零售行業(ye) 目前麵臨(lin) 著外部環境的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隨著信息技術變革和行業(ye) 應用不斷深入,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許多企業(ye) 從(cong) 戰略上由內(nei) 而外地進行轉型升級。天虹推出無人車配送服務,正是希望構建智能化的社區配送網絡。
天虹超市的嚐試是近年來實體(ti) 零售行業(ye) 不斷探索向智慧零售轉型的一個(ge) 縮影。據悉,智慧零售,是指通過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感知消費習(xi) 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chan) 製造,為(wei) 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和服務。無人超市、小程序下單、虛擬現實試衣、無人車配送、智能供貨等都屬於(yu) 智慧零售的應用範疇。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零售行業(ye) 的智慧化轉型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第一個(ge) 階段是實體(ti) 零售企業(ye) 建立線上渠道,包括線上商城、手機APP和小程序、與(yu) 專(zhuan) 業(ye) 平台合作開展“超市到家”業(ye) 務等。到了第二階段,除了通過諸如短視頻等建立新渠道外,很多企業(ye) 開始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降本增效,涉及營銷、商品運營、供應鏈優(you) 化及建立數據中台等。
“智慧零售通過挖掘分析大數據,可以為(wei) 消費者提供‘千人千麵’的營銷服務,並將數據反饋給采購、配送等環節,讓生產(chan) 供應更靈活高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秘書(shu) 長彭建真表示。
滿足新消費需求
“現在的快遞櫃太方便了。”家住江蘇省常州市泰和之春小區的陳女士平時喜歡在網上購物,最近,她發現小區裏的雲(yun) 櫃服務又有了新功能,不僅(jin) 能隨時取快遞、臨(lin) 時存外賣,還能提供冷鮮菜品配送等相關(guan) 服務項目。
防疫期間,致力於(yu) 無接觸配送的智能快遞櫃、雲(yun) 櫃等新業(ye) 態服務興(xing) 起。陳女士居住小區的雲(yun) 櫃由南京雲(yun) 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這些看似普通的櫃子,實則內(nei) 藏乾坤。通過運用雲(yun) 計算和物聯網技術,雲(yun) 櫃能夠對保存在箱體(ti) 內(nei) 的商品進行智能化識別、暫存、監控和管理。為(wei) 滿足“宅經濟”、“雲(yun) 生活”等新消費需求,該公司還開拓電商業(ye) 務。居民通過手機小程序購買(mai) 蔬菜、水果、海鮮、半成品食材等商品,公司團隊迅速采購、全程冷鏈運輸,居民隔日即可到社區冷鮮櫃中取貨,或由小區物業(ye) 管家送貨上門。
“未來的雲(yun) 櫃將不隻是一個(ge) 快遞櫃,還是社區智能零售及生活服務的提供商。”據新城悅服務首席營銷官兼雲(yun) 櫃公司總經理楊博介紹,公司將開拓直購、寄存轉交、本地信息服務、配送服務等業(ye) 務,為(wei) 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體(ti) 驗。
智能快遞櫃、雲(yun) 櫃、社區冷鮮櫃……近年來,在計算機視覺、大數據分析、機器人、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助力下,消費者享受到的無接觸交易服務場景越來越豐(feng) 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
從(cong) 技術層麵看,零售業(ye) 究竟靠什麽(me) 提升“智慧水平”呢?專(zhuan) 家認為(wei) ,智慧零售的真正落地考驗著互聯網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例如5G的大規模普及、物聯網的大範圍連接;需要不斷提升大數據處理能力、增強算力、優(you) 化算法,實現人與(yu) 貨的高度匹配;還需要硬件設備以及軟件體(ti) 係的不斷普及。隨著人、貨、場等要素信息被互相關(guan) 聯和整合,智慧零售將釋放出巨大價(jia) 值。
身體(ti) 力行擁抱變化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強調進一步激發智慧零售新活力,並提出“推動實體(ti) 商場、超市、便利店等數字化改造和線上線下協同”“鼓勵辦公樓宇、住宅小區、社區商圈等加快布局配套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書(shu) 店、智慧藥房”“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等措施。
相關(guan) 調研顯示,目前市場上約70%以上的傳(chuan) 統零售企業(ye) 由於(yu) 自身技術不完善,無法支撐高度數字化的智能運營業(ye) 務體(ti) 係;另外,近五成商家關(guan) 於(yu) 智慧零售的年投入預算在10萬(wan) 元以下。
彭建真認為(wei) ,智慧化轉型是零售企業(ye) 的現實選擇,但目前的主要問題在於(yu) 缺乏相關(guan) 數字化人才、資金投入較大,每年大量的資金投入對企業(ye) 來說是一個(ge) 巨大負擔。他建議,企業(ye) 在推動智慧零售業(ye) 務進入辦公樓宇、住宅小區和社區商圈前,要充分調研區域內(nei) 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潛在消費者群體(ti) ,從(cong) 長遠角度考慮其發展空間和在商業(ye) 邏輯上是否走得通。
縱觀零售業(ye) 的智慧變革,無論是技術的創新運用,還是技術創新不斷推動零售模式、場景、工具的推陳出新,核心都在於(yu) 通過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自身業(ye) 務價(jia) 值。
專(zhuan) 家建議,企業(ye) 應結合自身的核心能力,思考如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製定合乎自身特點的智慧化轉型模式。從(cong) 業(ye) 者需要及時轉變觀念、學習(xi) 新知,身體(ti) 力行擁抱變化,通過有價(jia) 值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推動企業(ye) 業(ye) 務增長,最終實現轉型升級。
記者:彭訓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