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雪”都是“熱運動”!這項三億人參與的運動如何點亮生活?
2月4日,立春。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開幕。
冰藍水墨之間,五環破冰而出。
冬奧,以中國式浪漫拉開帷幕。
冬奧賽場上,冰雪激戰正在進行時。此前,“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提出,讓冬奧會(hui) 不隻是賽場上競技層麵的爭(zheng) 金奪銀,而是吸引更多人參與(yu) 冰雪運動,從(cong) 中受益。
冰與(yu) 雪,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的推進,飄灑進大江南北,在各個(ge) 城市的角落與(yu) 人們(men) 相遇、相約。
廣東(dong) 深圳 滑雪正當潮
2021年的十一黃金周,廣東(dong) 深圳的滑雪發燒友們(men) 正在機場集結,準備共赴一場冰雪之約。他們(men) 此行的目的地,並非東(dong) 北三省的老牌滑雪場,而是位於(yu) 西北邊陲的新疆阿勒泰,一年當中最早的戶外滑雪季,將在那裏的可可托海滑雪場拉開序幕。
2020年,可可托海雪場正式投入運營,短短兩(liang) 年,它便成為(wei) 全國滑雪發燒友向往的打卡地,國內(nei) 落差最大的雪道,長達八個(ge) 月的亞(ya) 洲最長滑雪時長,讓滿世界找雪的發燒友們(men) 湧向這個(ge) 邊陲小鎮。
深圳雪友團的教練秦宇就是發燒友中的一員,他連續兩(liang) 年帶著學員來到這裏。
滑雪教練 秦宇:如果生活僅(jin) 僅(jin) 是上班、吃飯、睡覺,那肯定不好。要讓它更豐(feng) 富一點,這就是詩和遠方。
滑雪,曾經隻是秦宇的業(ye) 餘(yu) 愛好,深圳蓬勃發展的滑雪市場,讓他從(cong) 雪友變成了教練,由兼職教練又變成了專(zhuan) 職教練。他參加的深圳雪友俱樂(le) 部,成立不過一年多,就擁有了六千多名會(hui) 員。
滑雪教練 秦宇:我覺得特別棒,我們(men) 叫他們(men) 叫雪二代,甚至是雪三代,希望雪二代會(hui) 走得更遠,甚至是有一天,把奧運會(hui) 上麵的項目都拿一下。
冰雪資源豐(feng) 富的新疆,近幾年成為(wei) 新建滑雪場最多的省份之一,新疆目前已有72座滑雪場,數量僅(jin) 次於(yu) 黑龍江,居全國第二位。而在雪友們(men) 的滑雪地圖上,新增的目的地遠不止新疆一個(ge) ,有28個(ge) 省份已經擁有了滑雪場。從(cong) 一路向北到飛遍全國,雪友們(men) 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去往更多詩意的遠方。
吉林 北大湖滑雪場
小美第一次體(ti) 驗滑雪,是在北京申辦2022冬奧會(hui) 成功後的那個(ge) 冬天,從(cong) 此,踩著雪板乘風而飛,成了小美生活中快樂(le) 和自由的時刻。
90後短視頻播主 小美:能聽到風聲在旁邊就是呼嘯而過,可以忘掉所有的東(dong) 西,我隻用看到我前進的方向。
小美是一名90後短視頻播主,她滑雪時的快樂(le) ,常常通過手機屏幕飛向四麵八方。
90後短視頻播主 小美:最開始火的是摔跤的,就是摔了一個(ge) 特別慘的跤,就摔了一個(ge) 360度。坐起來之後一臉蒙,然後吐了一口雪,當時就是因為(wei) 視頻好多人認識我了,大家覺得我摔得很可愛,我看完之後我都笑了半天。
與(yu) 很多傳(chuan) 授滑雪技巧的播主不同,小美的視頻不傳(chuan) 道授業(ye) ,隻以鄰家小妹的親(qin) 切,呈現普通人滑雪的真實體(ti) 驗。
90後短視頻播主 小美:我從(cong) 小體(ti) 育都是很難及格的那種人,所以我覺得我是可以代表大多數像我一樣運動細胞不好的人,怎麽(me) 樣能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去努力去運動。粉絲(si) 會(hui) 說小美我真的是看到你從(cong) 兩(liang) 步摔一跤,到現在能流暢地滑下來,有一種養(yang) 成遊戲的感覺,就看著我進步。
不久前,小美穿漢服滑雪的畫麵在短視頻平台傳(chuan) 播,再次驚豔了人群。
90後短視頻播主 小美:喜歡滑雪也是一個(ge) 追求美的過程,漢服在雪地裏融合起來,這個(ge) 畫麵想想就很酷,很颯。
吉林市 北山公益冰場
氣溫降到零下10攝氏度左右,冰麵厚度達到15厘米,王峰的冬天才正式開啟。
48歲的王峰是北山公益冰場的管理員,土生土長的吉林人。他7歲學滑雪,11歲學滑冰,冰與(yu) 雪構成了他少年時代關(guan) 於(yu) 冬天的重要記憶。
吉林省吉林市北山公益冰場管理員 王峰:我小時候滑冰也是在這個(ge) 湖上學的,那時候因為(wei) 城市建設,可能更多的冰場都沒有了,當時感覺挺失落。
成年後,王峰在園林部門工作,少年時代的冰雪情結一直揮之不去。他承包了一片冰場,隻為(wei) 在北方漫漫的冬日裏,完成一個(ge) 關(guan) 於(yu) 滑冰的快樂(le) 想念。
每年冬天的幾乎每個(ge) 清晨,這裏都會(hui) 準時出現一群老冰友,他們(men) 和王峰一起,掃雪、鏟冰、澆水,忙得不亦樂(le) 乎,自稱“老年護冰隊”。
2014年,也就是在王峰承包冰場第五年的時候,吉林市政府開始在全市範圍內(nei) 投資澆築室內(nei) 外公益冰場,7年時間,整座城市的公益冰場從(cong) 6塊增長到了135塊。王峰的冰場也得到了公益補貼,開始免費向市民開放,來滑冰的人越來越多,護冰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
十多年來,這些北山公益冰場護冰隊的老麵孔一直都在,王峰熟悉他們(men) 的麵孔和滑冰的身影,卻叫不出大部分人的名字,相伴多年,他們(men) 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吉林省吉林市北山公益冰場管理員 王峰:大夥(huo) 兒(er) 都在一起,滑滑冰、嘮嘮嗑就非常好,就有這種氛圍,如果天不冷的話他們(men) 並不著急回家,可能滑冰隻滑一個(ge) 小時,嘮嗑嘮倆(lia) 小時,但是要的不就是這種嗎?快樂(le) 就行了對不對?
因為(wei) 愛滑冰開了冰場,王峰卻因為(wei) 要守護著冰場和冰友們(men) ,沒有太多的時間自己滑冰,但吉林的冬天,始終承載著他對美、對快樂(le) 最深切的期盼。
在這座因雪而美、因冷成冰的東(dong) 北城市,享受冰雪是人們(men) 與(yu) 生俱來的天性。
吉林 長白島公益冰場
11歲的林澤仁,從(cong) 小就能在雪後、在冰上輕鬆找到樂(le) 趣。
林澤仁:打出溜滑東(dong) 北孩子應該都差不多會(hui) ,是東(dong) 北最基本的遊戲,就油然而生的那種感覺。走在路上瞅到一塊不管多小的冰,總感覺我不管能不能滑過去,我都得試那麽(me) 一下子。
林澤仁想要認真學習(xi) 滑冰,是因為(wei) 一次觀看冬奧會(hui) 滑冰比賽的記憶。
林澤仁:我對短道速滑這個(ge) 東(dong) 西特別感興(xing) 趣,我也有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運動員,比如說武大靖,我感覺他們(men) 滑冰的時候真的挺像風一樣,我也想跟他們(men) 一樣。後來我媽就給我買(mai) 冰刀,一開始買(mai) 冰刀就是自己在那瞎滑,滑滑就磕了。
林澤仁沒有請教練,習(xi) 慣自己學習(xi) ,在摔跤中摸索著滑冰的技巧。
林澤仁:遇到好多挫折,就剛一上冰,這個(ge) 冰刀就站不住就卡了,完了以後再起來再卡,就那種重複好多次才能掌握好那種平衡。
林澤仁今年六年級了,在這個(ge) 寒假,他計劃靠自己練好所有起跑的基本動作,下個(ge) 冬天再升級。林澤仁並不打算用更專(zhuan) 業(ye) 的標準要求自己,隻希望在未來的人生中,滑冰成為(wei) 自己永遠的快樂(le) 陪伴。
在冬奧會(hui) 的賽場之外,如今,中國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人數已達到3.46億(yi) ,全國共有654塊標準冰場和803塊滑雪場,比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hui) 時增加了317%和41%。賽場內(nei) 外,“冷冰雪”都是“熱運動”。
北京 延慶
北京攜手張家口申奧成功的這一年,出生在延慶的王凱文三歲,在當地的滑雪圈裏,已經小有名氣。
申奧成功的第三年,王凱文六歲,他達到了北京市滑雪最高等級水平。
申奧成功的第五年,王凱文八歲,在全國各種比賽中,他收獲的獎杯、獎牌和證書(shu) 早已掛滿了一牆。
北京延慶二小學生 王凱文:我的夢想是得到雙板、單板、自由式三個(ge) 項目的奧運冠軍(jun) 。奧運會(hui) 實在得不了冠軍(jun) ,當個(ge) 世錦賽冠軍(jun) 也好。
如今,這個(ge) 愛滑雪的天才小少年幾乎打卡了全國所有滑雪場,從(cong) 亞(ya) 布力到阿勒泰、從(cong) 北方的室外雪場到成都、廣州的室內(nei) 雪場;王凱文的雪板一路跟隨著“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從(cong) 北方走向各地,從(cong) 冬季走向四季。
廣東(dong) 廣州
野雪,給人們(men) 與(yu) 自然共舞的機會(hui) ;室內(nei) 滑雪場,則讓更多的地方,有了擁抱冰雪的可能。2022年元旦,在華南地區最大的室內(nei) 滑雪場,人們(men) 在清涼中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室外氣溫22度,滑雪場內(nei) 零下6度,在嶺南地區溫熱的冬天裏,滑雪,是一種新鮮的體(ti) 驗。
市民:沒有在很冷的地方待過,所以可能大概最大的一個(ge) 體(ti) 驗就是會(hui) 很冷。
記者:喜不喜歡玩雪?
孩子:沒見過,但是我看北方人玩得好像很開心一樣。
《2020中國滑雪產(chan) 業(ye) 白皮書(shu) 》的數據顯示,我國室內(nei) 滑雪場項目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國內(nei) 開業(ye) 的室內(nei) 滑雪館已經從(cong) 2016年的12家,增長到2020年的36家,數量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世界上麵積排名前三的室內(nei) 滑雪場也都全部來自中國。在室內(nei) 滑雪場領域,中國已實現了彎道超車。
滑雪教練王化南從(cong) 東(dong) 北來到廣州,隨著滑雪場從(cong) 北至南迅速鋪開,北方的教練們(men) 也結隊南飛。初來乍到,東(dong) 北教練為(wei) 南方人的冰雪熱情而驚歎。
廣東(dong) 省廣州市融創雪世界金牌教練 王化南:抓雪、扔雪、拋雪、打雪仗,見到雪第一刻做的事情,躺在地上去翻滾,去更加親(qin) 密地接觸這個(ge) 雪,他們(men) 還會(hui) 用臉去碰碰雪,如果你沒看住的話,馬上他就把雪塞進嘴裏了。
王化南南下廣州後一個(ge) 明顯的變化是,在北方當教練,隻有一個(ge) 冬天的忙碌,而在這裏,春夏秋冬都是旺季。
廣東(dong) 省廣州市融創雪世界金牌教練 王化南:最巔峰開業(ye) 的時候是10點開始到晚上12點結束,上了9節課,也就是說上了13個(ge) 小時沒有停過,一直有學員。
溫暖的南方,在城市的另一端,乘冰雪之夢禦風而飛的還有這個(ge) 剛滿17歲的高中女生。
張悅頤:滑冰挺偶然的,有一次同學生日,看到溜冰場了,我們(men) 就想說試一下就進來。剛開始上冰麵的時候是很害怕的,後來慢慢嚐試,發現挺好玩的,看到那些運動員也是很厲害,他們(men) 那些姿態真的很優(you) 美,就被吸引了,就決(jue) 定去學。
三年前,張悅頤14歲,被冰上芭蕾之美吸引,以一張白紙的狀態站到了冰場上。那時的她是一名初三學生,無論身體(ti) 條件,還是學習(xi) 時間,都已不是學習(xi) 花樣滑冰的最佳時機。
張悅頤:身體(ti) 素質方麵已經跟不上小朋友了,所以跳躍這方麵對於(yu) 我是最難的,因為(wei) 你長得越高,跳躍就越難掌握你的平衡,就會(hui) 很容易歪,摔得很疼。
因為(wei) 被美吸引,張悅頤選擇堅持,在堅持中,意外發現了內(nei) 心世界一個(ge) 新的維度。
張悅頤:最主要教會(hui) 我學會(hui) 堅持,我其實小時候對其他事情還是比較懶散的,但是學習(xi) 了這個(ge) 之後,我慢慢沒有那麽(me) 懶散了,學會(hui) 去堅持這件事情。每次摔跤都很疼很疼,但還是會(hui) 堅持下來
小時候,張悅頤覺得自己是個(ge) 泯然於(yu) 人群中的女生,平凡普通,有隱秘的夢想,也有很多的力所不能及。但在冰上起舞,摔倒、再爬起來的過程,讓她擁有了更多為(wei) 自己驕傲的美好時光。
張悅頤:做一個(ge) 動作剛學的時候不會(hui) ,也是要摔很多次,就好像要解數學題,草稿紙都寫(xie) 滿了,可能都算不出來,但是要堅持一下,可能就算出來了,突然就會(hui) 了,就像滑冰一樣。
三年來,張悅頤把自己的業(ye) 餘(yu) 時間都放在了冰場上,每次穿上冰鞋,冰場就成了她的舞台,而這個(ge) 舞台,有無限大。
張悅頤:花樣滑冰對我來說現在可能離不開我的生活了,兩(liang) 三天不滑冰就渾身癢癢的,就很想上冰去滑,而且我也想成為(wei) 一名花樣滑冰的教練。
四川 成都
退休後的老鍾住在成都的女兒(er) 家,每早上,單車、地鐵、高鐵、出租車,老鍾先後要換乘四種交通工具,曆時兩(liang) 個(ge) 半小時趕去滑雪。
市民 老鍾:那個(ge) 絲(si) 滑的速度往下一走,確實是說點兒(er) 心裏話,我這個(ge) 年齡對吧,我能這樣走,別人誇我我謙虛,我自個(ge) 兒(er) 能不高興(xing) 嗎。
在成都的這家室內(nei) 滑雪場裏,滑雪曾經把老鍾拉出人生低穀。7年前,老鍾的老伴患癌症去世,老鍾的身體(ti) 狀況也一落千丈,一度體(ti) 重不到100斤。可開始滑雪後,老鍾不僅(jin) 身體(ti) 恢複了健康,心靈也得到了治愈。
市民 老鍾:人總得有個(ge) 追求,就算老了什麽(me) 都沒有了,你也有自個(ge) 兒(er) 的生活方式,快樂(le) 的活法。
有太多人像老鍾一樣在冰雪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他們(men) 中,有創業(ye) 失敗靠滑雪拯救的教練,有在課業(ye) 負擔中放鬆身心的孩子,也有在這裏找到情感寄托的年輕人。滑雪場足夠大,裝得下男女老幼,也容得下百味人生。
對於(yu) 成都的年輕人來說,更自由、更有個(ge) 性的單板滑雪,似乎才是他們(men) 最酷、最時尚的選擇。
四川省成都市市民:孩子喜歡,敢於(yu) 去嚐試,我們(men) 的父母還是比較支持的,人生路也一樣,小孩長大了,他也會(hui) 跌跌撞撞,也是一樣,對不對?
夜幕降臨(lin) ,對於(yu) 老鍾來說,邀上幾位熟悉的雪友,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成都火鍋,充實的一天正式落幕。在許許多多個(ge) 城市,冰雪運動,真正走進了尋常巷陌,走進了市井生活。
河南省 欒川縣
在河南欒川大山深處的滑雪場,一百多個(ge) 特殊的孩子正在接受滑雪訓練。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吳擁軍(jun) :不僅(jin) 是聾啞孩子,他們(men) 有腦癱、自閉症、孤獨症、唐氏綜合征,以及伴隨有多種殘疾的孩子們(men) 。
為(wei) 了讓殘障孩子也能觸摸冰雪運動的陽光,在各方努力下,專(zhuan) 業(ye) 教練配備到位。但無論教練如何努力,有的孩子仍然很難融入其中,患有自閉症的婁家源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省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外聘體(ti) 能教練 吳濤:叫十遍二十遍都不會(hui) 理睬你一下,時間長了之後,慢慢地、一步一步。
冰雪運動難度大、要求高,很能點燃人的激情,也很能磨煉人的意誌。相同的動作,孩子們(men) 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磨煉是加倍的,快樂(le) 也是加倍的,滑雪讓他們(men) 擁有了更燦爛的笑容、更堅韌的性格。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外聘教練 吳飛:其實他們(men) 跟正常的孩子比並不差,隻要他喜歡這個(ge) 東(dong) 西,他也會(hui) 拚命去練。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 張佳怡:我非常想參加比賽。
2019年12月,22名孩子代表學校踏上了全國特奧會(hui) 的賽場。患有自閉症的婁家源,高燒不退堅持帶病參賽,最終摘下男子越野滑雪項目的銀牌。
聾啞學生張佳怡在一支雪板被摔掉的情況下,僅(jin) 用一隻雪板堅持滑完全程。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吳擁軍(jun) :這些孩子們(men) 對掌聲和呐喊加油聲可能聽不到,但是發自內(nei) 心,他依然能夠感覺到,要有勇氣!要有毅力!要去拚搏!
與(yu) 其他任何一條鐵路線不同,冬季來臨(lin) ,每逢周末,列車長呂盼就能明顯感受到客流量的激增。
北京客運段京張高鐵車隊列車長 呂盼:第一個(ge) 冬奧會(hui) 的主賽場在這邊,第二個(ge) 就是越來越多的滑雪愛好者來這滑雪。雪板的話一趟車托過最多的40多,除了滑雪板的存放櫃之外,我們(men) 還有預留了三排座,這三排座不賣,專(zhuan) 門存放雪具。
京張高鐵崇禮支線是一趟往返於(yu) “冰雪世界”的智能列車,它連接北京與(yu) 張家口崇禮,是2022北京冬奧會(hui) 重點交通配套工程。每逢周末,呂盼和同事們(men) 會(hui) 穿上舒適的運動裝上崗,與(yu) 乘客們(men) 一起,前往滑雪的歡樂(le) 場。
乘客們(men) 對這趟特殊的列車充滿好奇,列車長呂盼也在三年多的來來往往中,記住了很多乘客的麵孔,這是她以往職業(ye) 生涯中,從(cong) 未有過的體(ti) 驗。
北京客運段京張高鐵車隊列車長 呂盼:之前執乘的時候線路長或者說旅客多,你沒有這種時間去了解,但是這個(ge) 線路短,而且他又經常坐,所以就有可能在站台上遇到了,就像好朋友一樣經常打個(ge) 招呼,就感覺很親(qin) 切。
徐大年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乘坐京張高鐵崇禮支線了,與(yu) 其他乘客不同,曾經的鐵路安全檢測員、攝影愛好者徐大年,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這條線路建設與(yu) 開通的整個(ge) 過程。
徐大年:因為(wei) 我工作是為(wei) 鐵路服務,這麽(me) 多年工作方方麵麵都和鐵路有關(guan) 。真是有感情,崇禮線建的時候,大家稱為(wei) 奧運之線,我就想把它完整的建設開始到完工,我給它記錄下來。
崇禮線開始建設的時候徐大年已經退休,他以個(ge) 人名義(yi) 和相關(guan) 部門溝通,用熱情和初心獲得了支持。從(cong) 打一根樁開始,這條鐵路線在徐大年的鏡頭裏慢慢呈現,直到通車那天。
徐大年:咱們(men) 國家的一個(ge) 項目終於(yu) 完成了,對我來說這三年的跟拍也算是圓滿完成了,所以那天挺高興(xing) 的,我又拍了通車後的太子城站,當時有點沒太注意,太激動了,拍的時間長了,把手指甲蓋凍掉了,因為(wei) 那天太冷了,我對這條線路真是情有獨鍾。
列車開通後,徐大年多次來崇禮,繼續記錄列車的運行和備戰奧運的崇禮影像,這一次,徐大年帶著四歲的小孫子去滑雪,他希望讓孩子看看他曾經風餐露宿、記錄過的鐵路和城市,記住這段特殊的旅程。
崇禮,一座擁有獨特冰雪資源的小山城,正在進行中的北京冬奧會(hui) 將產(chan) 生109枚金牌,其中51枚將誕生於(yu) 這裏。
也是因為(wei) 冬奧會(hui) 的契機,這個(ge) 擁有7座滑雪場,169條雪道的小城,近年來,被更多的人聽見、看見。
滑雪教練徐忠星就出生在這座滑雪場八公裏外的村鎮,對於(yu) 家鄉(xiang) 的“冷”,他從(cong) 小記憶深刻。
滑雪教練 徐忠星:每年冬天大家都覺得很煎熬,又特別冷,然後鼓鼓囊囊地穿一身棉服,基本上都是在室內(nei) 活動,總是在一個(ge) 被暖氣烤得很溫暖的地方待著。
大學二年級的寒假,徐忠星到滑雪場兼職打工,站在雪場的山頂上,他第一次仔細端詳家鄉(xiang) 壯美的“冷資源”。
滑雪教練 徐忠星: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感受崇禮,來感受冬天滑雪場的森林是什麽(me) 樣,冬天滑雪場的空氣是什麽(me) 樣,冬天在崇禮山頂上看周邊的環境是什麽(me) 樣。
因為(wei) 滑雪運動,人們(men) 不再畏懼寒冷,崇禮有了新名片。2011年,徐忠星大學畢業(ye) 後選擇留在雪場工作。那時,不僅(jin) 在崇禮,全國的滑雪市場都還處於(yu) 起步、孕育客群的初級階段。
滑雪教練 徐忠星:記得特別清楚,那個(ge) 時候整個(ge) 雪場在平日的時候可能有100多人,這些人一看都眼熟,也是等到冬天的時候隨便找個(ge) 工作,能有一些收入,等到滑雪雪季結束了,雪化了,心就像滴血一樣,然後每年都會(hui) 將近有一個(ge) 月的抑鬱期,那種對未來的不可掌控,不安全感都是有的,從(cong) 你的收入、人生價(jia) 值的實現,然後再到你生活的保障方麵,大家其實都是遇到一些困難。
作為(wei) 從(cong) 業(ye) 者,徐忠星在熱愛的同時感受著迷茫。但如果跳出個(ge) 人視角,俯瞰整個(ge) 行業(ye) ,中國滑雪市場擁有的巨大潛力,已成為(wei) 共識。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hui) 成功,崇禮人徐忠星明顯感受到家鄉(xiang) 的冬天漸漸升溫,雪場前所未有地“沸騰”了起來。
滑雪教練 徐忠星:雪場人滿為(wei) 患,我們(men) 說雪道上“下餃子”,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麵。第二是雪友的水平真的提高了很多,因為(wei) 很多的國外體(ti) 係都到中國來培訓,提供了很多技術方麵、理論方麵的幫助。從(cong) 2015、2016年雪季之後,我們(men) 叫中國滑雪體(ti) 係百家爭(zheng) 鳴。
崇禮以滑雪小城的身份與(yu) 國際滑雪市場接軌,徐忠星也入選了瑞士的“中國滑雪教練項目”的培訓,他飛到歐洲,用兩(liang) 年時間打卡世界一流滑雪場,獲得教學方麵的培訓。回國那年,他三十歲,冬奧的腳步正在加速而來,他躊躇滿誌,準備打造一套全新的、國際一流的、適合中國雪友的教學體(ti) 係。
滑雪教練 徐忠星:身上感覺有一種使命感,要把自己熱愛的這個(ge) 行業(ye) 做好,讓滑雪教練這個(ge) 工作被大家尊重,可以在這個(ge) 事情上麵去實現人生價(jia) 值,可以作為(wei) 終生奮鬥的事業(ye) 。小時候我父親(qin) 就跟我說,兒(er) 子你長大以後哪兒(er) 也別去,還回崇禮,說崇禮是一個(ge) 風水寶地,是他們(men) 老一輩人的想法。他們(men) 沒想過他兒(er) 子改變了人生的命運,這就是這些年奧運給當地人帶來的一些變化。
冬奧會(hui) 賽程已過半,而冰雪之熱,冰雪之燃,早已在全國各地點亮了許多人的日常生活。在未來,後冬奧時代,中國冰雪故事又將如何續寫(xie) ?冰雪運動又將呈現怎樣的新樣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