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收官,北京兩道“硬菜”叫好叫座
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60.35億(yi) 元,居中國影史春節檔第二,整體(ti) 放映場次創紀錄達到314.3萬(wan) 場,1.14億(yi) 人次觀影。北京市取得2.38億(yi) 元票房佳績,成為(wei) 全國春節檔城市票房第二。北京市創作生產(chan) 的兩(liang) 部新主流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後文簡稱《水門橋》)和《狙擊手》無論在口碑還是票房方麵,表現十分搶眼,堪稱今年春節檔“最硬的菜”。
《水門橋》有中國影史票房冠軍(jun) 《長津湖》前作領航,定檔以來“想看”指數迅猛攀升,預售成績躍居頭部,大年初一上映首日拿下6.41億(yi) 元票房,居影史第二,並取得累計6次票房日冠軍(jun) 、連續6天票房破億(yi) 元、場均人次日冠軍(jun) 、總人次日冠軍(jun) 、排片日冠軍(jun) 等多項成績,春節檔共獲得25.28億(yi) 元票房,占整個(ge) 春節檔總票房的41.9%,同時收獲無數讚譽。截至2月15日,該片票房已經突破35億(yi) 元,位居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九名。
由張藝謀和張末聯合執導的影片《狙擊手》,聚焦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的一場遭遇戰,冷峻節製地表現誌願軍(jun) 戰士的英勇無畏、足智多謀和戰友深情,豆瓣評分高達7.7分,成為(wei) 春節檔口碑最佳影片,春節檔票房收獲2.62億(yi) 元,憑借影片高口碑發酵和冬奧會(hui) 開幕式的帶動,排片率逐漸逆勢上揚。該片票房已經收獲4.6億(yi) 元,在“後春節檔”時代仍然持續發力,同時借力觀眾(zhong) 口碑發揮長尾效應,在票房表現上繼續突破。
《水門橋》和《狙擊手》上映以來均收獲大量來自“自來水”的推薦影評,相關(guan) 話題在各大熱搜榜單上占據重要位置,再次證明,新主流電影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認可的文化價(jia) 值觀。
《長津湖之水門橋》
以大量戰術設計展現智慧勇氣
“我們(men) 不會(hui) 因為(wei) 製作完了《長津湖》,再製作《水門橋》就會(hui) 容易一點,一點都不容易,跟重新拍一樣”,導演徐克笑著說,大家對電影的標準提得很高,每個(ge) 人對新的東(dong) 西都有新的要求,所有事情都要重新整理協調。
相比《長津湖》,《水門橋》無論是製作層麵還是內(nei) 容層麵,都做了全麵升級,電影以宏大的戰爭(zheng) 場麵為(wei) 觀眾(zhong) 獻上“最硬的菜”,觀眾(zhong) 無一不被電影中火爆真實的戰爭(zheng) 場麵震撼,有觀眾(zhong) 評價(jia) :“真切地體(ti) 會(hui) 到戰場上的生死一瞬,尤其是炸橋任務的呈現,完整、緊張、驚險,看的時候捏緊拳頭直冒冷汗,心緊緊地被揪住。”
電影中,七連與(yu) 其他連隊配合,在水門橋與(yu) 敵人展開搏鬥,徐克導演稱,拍攝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把三次炸橋每一次都呈現得不一樣”。“我們(men) 看了很多資料,去研究美軍(jun) 的戰略、誌願軍(jun) 的戰略。”徐克導演如是說。最終在影片中,七連戰士們(men) 兵分四路克服敵軍(jun) 重點火力:突擊組進攻指揮部,突擊穿插,智取目標;火力支援組偵(zhen) 察敵情,協同作戰;爆破組攻敵“心髒”,斷敵退路;掩護組遊擊襲擾,靈活配合。主創通過嚴(yan) 格的史料考據與(yu) 軍(jun) 事知識學習(xi) ,以大量的戰役戰術設計,展現出誌願軍(jun) 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戰鬥思想與(yu) 智慧,呈現了誌願軍(jun) 戰士們(men) 無所畏懼的精神意誌。
“中國紅”,成為(wei) 一種精神符號
易烊千璽飾演的萬(wan) 裏,在片中有一個(ge) 慢慢成長的過程,他一步步地去認識戰爭(zheng) 、認識生命,對祖國有了更深的情感。徐克說,片中有一場萬(wan) 裏和其他戰士第一次向祖國敬禮的戲,非常感人。
雖然在剪輯階段,作為(wei) 總監製的黃建新已經看過無數遍影片,但每次看時都會(hui) 哭。“因為(wei) 故事寫(xie) 了一群最燦爛的年輕人,包含了太多對家庭、兄弟、戰友的情感,還有對理想和信念的考驗”。影片混錄的那天,黃建新還跟徐克講,他眼眶又濕了,“它會(hui) 讓你有特別多的情感聯想”。
《水門橋》上映以來,這群誌願軍(jun) 戰士的身影已經深深烙印在了觀眾(zhong) 的心中,令人難以忘懷,“七連戰士們(men) 的一個(ge) 眼神、一句對話都那麽(me) 觸動人心。願所有的英雄戰士永遠有人銘記,永遠有人講述他們(men) 的故事。”“七連九連的戰士們(men) 是那些浴血犧牲的前輩們(men) 的縮影,他們(men) 曾經來過,留下自己的豐(feng) 碑。感謝先輩們(men) 的前赴後繼、英勇付出。”
《水門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意象之一,便是那條被伍萬(wan) 裏帶上戰場的紅圍巾。在影片最後,這抹戰場上的“中國紅”,成為(wei) 一種精神符號,象征著誌願軍(jun) 不可戰勝的氣概,也成為(wei) 一封告白祖國的“情書(shu) ”。如今通過《水門橋》,這種情結也延伸至電影外,這條寄托了戰士們(men) 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紅圍巾,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對生命與(yu) 和平熱愛的象征。
《狙擊手》
用小切口講好中國故事
《狙擊手》上映後,許多觀眾(zhong) 為(wei) 導演張藝謀展現出的“一葉知秋”的中國美學震撼,“把整個(ge) 抗美援朝裏麵的一場小戰役拍得轟轟烈烈”。從(cong) 細微之處著手講好中國故事,是導演張藝謀一以貫之的藝術追求:“電影這個(ge) 藝術形式天生需要好看,好看之後才是寓教於(yu) 樂(le) ,才能輸出你的價(jia) 值觀,講出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狙擊手》編劇陳宇說,正常來講,寫(xie) 戰爭(zheng) 題材會(hui) 涉及戰爭(zheng) 的背景、個(ge) 人的背景等很多內(nei) 容,但他在寫(xie) 《狙擊手》時,並沒有去談其他東(dong) 西,而是把故事集中在幾個(ge) 人的對抗上,在一個(ge) 狹窄封閉的時空裏,以情景設定和人物關(guan) 係的發展為(wei) 內(nei) 驅性動力,一直達到戲劇矛盾的終結,這種非常純粹的敘事方式,他將其稱為(wei) “硬核敘事”,他認為(wei) 這種硬核敘事有一種純粹的敘事魅力,要把它做到極致。
陳宇希望電影能夠回到最本質的敘事功能上,也與(yu) 張藝謀這幾年的創作喜好比較契合。觀眾(zhong) 對於(yu) 好的敘事是一直有剛需的,在劇本上,陳宇將故事的魅力放在了第一位,讓觀眾(zhong) 在看完故事之後,再獲取電影的其他功能,比如喚起民族自豪感、激勵鼓舞年輕人。
銘記曆史才是最好的致敬
在創作初期,張藝謀給編劇陳宇明確的一個(ge) 目標就是,要喚起觀眾(zhong) 澎湃的情感。但是,在具體(ti) 創作的時候,不能硬煽情,要使情感自然地與(yu) 觀眾(zhong) 產(chan) 生共鳴。陳宇覺得,《狙擊手》是一部會(hui) 讓觀眾(zhong) 感動的電影。在他看來,張藝謀以前的電影不太喜歡過分的情感流露,相對比較克製,但在《狙擊手》中,他就不想限製自己,該感動的地方就應該讓觀眾(zhong) 感動。“他甚至還提出一個(ge) 觀點,要一唱三歎。以前他在情感戲的部分,還沒唱出來就收了,但對這個(ge) 戲來講,不僅(jin) 要唱出來,還要三歎,詠歎三遍”,陳宇說,最典型的就是章宇飾演的班長劉文武,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段落,做出了好幾個(ge) 層次,也是一種情感渲染的方式。
“我們(men) 享受著這盛世平安,不能忘記那些埋葬在異國他鄉(xiang) 冰天雪地中的青春生命。”這是許多觀眾(zhong) 看完電影《狙擊手》的最大感受,影片中展現了“狙擊五班”一群年輕而富有血肉的戰士形象,他們(men) 將青春獻給祖國,用拚搏踐行無悔的誓言。在96分鍾觀影過程中,許多觀眾(zhong) 為(wei) 戰爭(zheng) 的殘酷感到觸目驚心,為(wei) 情節的起伏而忐忑不安,更為(wei) 誌願軍(jun) 的智慧驚歎不已。當情緒遞進式推至高潮時,好多觀眾(zhong) 止不住擦拭眼淚,在對先輩的感動與(yu) 敬佩中“一瞬間破防”。
在觀影現場,也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觀看,為(wei) 孩子講解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硝煙中的沉重曆史。祖國的繁榮富強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後輩銘記曆史才是最好的致敬。
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