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用好冬奧綠電示範效應

發布時間:2022-02-16 16:51:00來源: 經濟日報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最近,這個(ge) 關(guan) 於(yu) 能源轉型的形象說法火遍網絡。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三大賽區26個(ge) 場館全部實現綠色供電,這是奧運曆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清潔能源供應。冬奧會(hui) 結束之後,這盞綠電的“明燈”還將繼續照亮能源轉型之路。

  綠電,全稱綠色電力,指通過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或太陽能發電等手段,由可再生能源轉化成的電能。來自張家口張北地區的清潔能源產(chan) 生的綠電,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輸入北京電網,它們(men) 通過適用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的跨區域綠電交易機製,照亮北京賽區場館,為(wei) 冬奧場館“綠色運行”提供保障。

  “雙碳”目標下,北京冬奧會(hui) 對清潔能源的追求與(yu) 努力,是落實“綠色辦奧”理念、兌(dui) 現申辦承諾的具體(ti) 舉(ju) 措,彰顯了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積極踐行減碳大國責任的信心和態度,也向世界展示中國能源轉型的決(jue) 心。據測算,從(cong) 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北京冬殘奧會(hui) 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ge) 賽區的場館綠電預計使用4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12.8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wan) 噸。北京冬奧會(hui) 正助力中國可持續發展,向世人展示麵向未來、更可持續的解決(jue) 方案。

  以冬奧會(hui) 為(wei) 契機,集中力量技術攻關(guan) ,探索新能源大規模並網新路徑,充分展示新能源應用潛力,也有利於(yu) 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化,為(wei) 我國乃至全球能源低碳轉型積累寶貴經驗。隨著“雙碳”目標推進,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電網安全麵臨(lin) 挑戰。如何馴服“風光”,保障大規模新能源並網安全,是全球新能源發展麵臨(lin) 的共性問題。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保障冬奧綠電供應,我國在多個(ge) 環節進行了技術和機製創新,包括柔性直流電網新技術、世界上最大抽水蓄能電站、跨區域綠電交易等,為(wei) 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難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冬奧會(hui) 帶來的廣泛影響力,也有助於(yu) 提高全民低碳發展意識,普及清潔能源利用方式,形成崇尚綠色環保的良好氛圍。受綠色奧運的影響,綠色消費已在中國蓬勃興(xing) 起。未來,冬奧效應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持續影響人們(men) 的行為(wei) ,聚集合力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