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存量競爭 電商平台出招搶流量
探索自營業(ye) 務、攜春晚派紅包、發力年貨節……
進入存量競爭(zheng) 電商平台出招搶流量
電商之間的“戰火”從(cong) 年貨節延續至今。近日關(guan) 於(yu) 天貓要開自營旗艦店,並將天貓App改名為(wei) “貓享”的消費持續發酵。隨後,阿裏方麵回應表示,天貓App不會(hui) 改名,貓享隻是天貓App裏的一個(ge) 探索項目。20日,記者從(cong) App Store上的手機天貓新版本介紹中看到,全新版本新增“貓享自營”。
從(cong) 去年底阿裏組織架構調整,到各大電商“搶拚”年貨節,再到京東(dong) 牽手虎年央視春晚派紅包,到天貓推出貓享自營……電商領域競爭(zheng) 再度“白熱化”。專(zhuan) 家指出,電商行業(ye) 已進入存量競爭(zheng) 時代,加上受直播電商衝(chong) 擊的情況下,傳(chuan) 統電商也是迫切調整自身內(nei) 部業(ye) 務,形成合力去更好地抓住用戶、商家、品牌等,擁有更多主動權。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文靜
貓享自營PK京東(dong) 自營?
昨日,記者從(cong) App Store手機天貓App頁麵介紹中看到,新版本中新增“貓享自營”“貓享閃購”,以及升級“物流體(ti) 驗”等。據介紹,貓享自營是手機天貓推出的官方自營業(ye) 務;“貓享閃購”是自營正品。部分貓享自營商品享送貨上門。
業(ye) 界看來,阿裏電商領域的動作早在去年底就已開始。去年12月6日,阿裏巴巴宣布組織架構調整。據內(nei) 部信顯示,任命戴珊和蔣凡分別負責新設立的“中國數字商業(ye) ”和“海外數字商業(ye) ”兩(liang) 大板塊。
今年1月初,戴珊發布內(nei) 部信,宣布原淘寶天貓業(ye) 務的新組織架構。在堅持淘寶、天貓雙品牌運營的基礎上,新設立產(chan) 業(ye) 運營及發展中心、平台策略和運營中心、用戶運營及發展中心,分別由吹雪、思函、玄德負責,向戴珊匯報。
作為(wei) 一直堅持自營模式的京東(dong) ,在虎年春節,亦是相當“大手筆”。京東(dong) 今年首次成為(wei) 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huo) 伴,並宣布發放價(jia) 值15億(yi) 元紅包好物。據了解,京東(dong) 還將其提升到戰略位置。
業(ye) 內(nei) 指出,春節期間發放實物禮包以及購物券的背後,京東(dong) 更多想呈現自身的供應鏈和物流能力。“即使是傳(chuan) 統節日,以往不便於(yu) 網購的節日,電商平台如今都希望告訴消費者,這些時間都能網購、收貨”,電商業(ye) 內(nei) 人士如此說道。
挖掘新戰場 年度的第一張“成績單”公布
2月10日,據商務部消息,為(wei) 期29天的“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結束。
在年貨節期間,各大電商平台紛紛曬出“成績單”。拚多多數據顯示,1月6日啟動年貨節至1月21日,平台“百億(yi) 補貼”相關(guan) 打標商品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逾138%。1月26日京東(dong) 表示,年貨節期間,賣向海外的國貨銷量同比增長4.5倍。
除了傳(chuan) 統的電商平台外,抖音、快手等新興(xing) 的直播電商不甘示弱。據抖音電商數據顯示,1月1日至1月16日,抖音電商直播間累計時長達3171萬(wan) 小時。抖音電商與(yu) 全國23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合作,帶動銷售301.9萬(wan) 單地方好物。快手舉(ju) 辦的2022快手電商品質年貨節期間,“Z時代”消費同比增長254%。
直播電商的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表示,傳(chuan) 統的“雙11”“618”等,由於(yu) 消費習(xi) 慣,市場主導依然在傳(chuan) 統大平台手上,因此年貨節、直播節等“新興(xing) ”的戰場,才是新銳電商對傳(chuan) 統平台發起挑戰的地方。
短視頻、直播電商衝(chong) 擊 電商結構快速變化
探索自營業(ye) 務、拓展新興(xing) “戰場”、與(yu) 春晚合作派發紅包等等,都是電商平台為(wei) 了搶奪更多的流量。
近年,國內(nei) 電商已進入存量市場競爭(zheng) 時代,同時,整個(ge) 電商結構在快速發生改變。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dong) 表示,不管是平台還是商家,快速增長時代已經終結。另一方麵,直播和短視頻從(cong) 2019年以來占據國內(nei) 互聯網的龐大流量。當互聯網整體(ti) 流量大盤增長趨緩,短視頻的增長,就是從(cong) 其他應用那裏搶到了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就是對其他內(nei) 容的替代。
在資本市場,受政策與(yu) 行業(ye) 等多方因素影響,各大電商平台的股價(jia) 表現一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