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職業院校學生“眼裏的光”
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進入職業(ye) 院校,他們(men) 畢業(ye) 後將成為(wei) 社會(hui) 的中堅力量。不過,“很多進入職業(ye) 學校的孩子進校門時是低著頭的,內(nei) 心缺少積極向上的能量。”做了十多年的學生工作,翟鵬被評為(wei) 全國鐵路優(you) 秀共青團幹部,他說,職業(ye) 院校的學生思想上波動較大,思政教育對這些學生更為(wei) 重要,“學校要讓他們(men) ‘眼裏有光、腳下有路’,這就需要用思政來點亮。”
翟鵬是包頭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機械工程係學工辦主任,他和6名同事是全係1900多名學生的思政“大家長”——關(guan) 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思政教育。
自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召開以來,潤物無聲的全方位育人格局正在構建,其中職業(ye) 院校的思政教育也逐步完善。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工作要點中提到,教育部將分專(zhuan) 業(ye) 大類深入推進職業(ye) 院校課程思政建設,舉(ju) 辦職業(ye)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和中職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
長期以來,職業(ye) 院校的思政教育麵臨(lin) 教師人手不夠、專(zhuan) 業(ye) 課與(yu) 思政課如何更好融合等問題。如何破解?
教師認為(wei) 無比重要的思政課,為(wei) 何有學生不感興(xing) 趣
“職業(ye) 學校的學生心理狀態和普通高校大學生的狀態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孩子的情緒、心態都處在一個(ge) 敏感的狀態,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將來可能會(hui) 走上錯誤的道路。”廣州市白雲(yun) 工商技師學院專(zhuan) 職的思政課教師張仙雯深有感觸。
湖北藝術職業(ye) 學院音樂(le) 學院鋼琴調律專(zhuan) 業(ye) 教師賈珍認為(wei) ,與(yu) 本科學生相比,職業(ye) 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差,領悟力也有一些差距,因此在專(zhuan) 業(ye) 課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能夠更好地培養(yang) 學生的職業(ye) 道德,在掌握技術能力、提高“硬件”的同時,也能加強自身修養(yang) 、提高綜合素養(yang) 等“軟件”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的價(jia) 值引領,讓他們(men) 有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價(jia) 值觀”。
張仙雯在教學中發現,教師認為(wei) 無比重要的思政課,在學生眼裏卻不一定感興(xing) 趣。她觀察到,大部分學生對語數外、思政課等基礎課程並不感興(xing) 趣,“他們(men) 來了是為(wei) 了學習(xi) 一技之長以後好就業(ye) ,他們(men) 認為(wei) 短期內(nei) ,思政課不能給他們(men) 帶來大的改變。”
為(wei) 了讓學生愛上思政課,張仙雯看了很多視頻資料,想了很多方法。她的課程主要涉及道德法律、政治常識兩(liang) 部分內(nei) 容,“隻講理論知識學生是不會(hui) 聽的,讓職業(ye) 院校的學生安安靜靜坐45分鍾聽課很難,所以要不斷想出新的方法抓住他們(men) 的注意力,比如課程要多結合新聞時政熱點、跟緊法律熱點,緊跟潮流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為(wei) 了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熱情,張仙雯要求自己把每一節課都做成活動課,她讓每個(ge) 班的同學分組進行小組教學,針對新聞熱點進行小組討論,並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當老師,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與(yu) 思政教育真正同頻共振。
曾經有兩(liang) 個(ge) 學生剛入校時非常頹廢,對自己的未來沒抱任何希望,入校後,在思政課上逐步建立了信心,一年後,他們(men) 加入學生會(hui) ,帶領同學積極參加各類活動。
像這樣的案例在翟鵬身邊也時常發生。每學期,包頭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都會(hui) 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
翟鵬說:“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處於(yu) 不完全成熟狀態,需要積極引導,經常關(guan) 注,給予關(guan) 愛。我們(men) 學院創設的資助育人體(ti) 係,不僅(jin) 注重對學生的物質幫扶,更加強對受助學生的心理資助,做好思政教育就要多維度下手。”
沒有量化考核,學生的變化就是最好的答案
曾有教師向包頭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機械工程係思政輔導員張雪鬆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教了半輩子技術,但怎麽(me) 把技術和思政、和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結合在一起?”
張雪鬆注意到,這是很多年長的教師普遍的問題,“在過去的教學經驗裏,他們(men) 沒有特意將黨(dang) 史、思政教育融入教學中,當有了這樣的要求時,就不會(hui) 了”。
張雪鬆幫助這位教師尋找思路,“科學技術的發展與(yu) 思政不是割裂的,正因為(wei) 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我國的機械開始發展,實現了0到1的突破,到現在我們(men) 的機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wei) 中國的一張名片。”
這樣的問題賈珍也遇到了。鋼琴演奏等專(zhuan) 業(ye) 的教師也常和賈珍討論:“音樂(le) 表演怎麽(me) 和思政教育掛鉤?教學生彈莫紮特的曲子怎麽(me) 能融入思政教育?”
“最開始我也是生硬地給學生講理論知識,但能很明顯感覺到,大家對思政元素的理解並不深,甚至覺得有點兒(er) 無聊、生硬。”賈珍不斷摸索方法,後來找到了“體(ti) 驗法”。“鋼琴調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zhuan) 業(ye) ,我就用情景課堂的方式,一名學生做客戶,一名學生做鋼琴調律師,模擬為(wei) 客戶調律的場景。通過學生的表現來指導他們(men) 如何與(yu) 客戶溝通,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ju) 止、提升自身修養(yang) 等等。”
在體(ti) 驗的基礎上,她經常和學生分享讓自己感動的大國工匠故事,讓學生從(cong) 心裏愛上自己所學的技術,尊重、敬畏自己的職業(ye) 。賈珍說,思政教育和學生生活的點點滴滴緊密相關(guan) ,“要讓他們(men) 成為(wei) 有禮貌、懂規則、講文明、愛社會(hui) 的學生,這樣的教育是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
賈珍也經常去旁聽專(zhuan) 職思政老師的課,學習(xi) 對方講課的方法、記下知識點,融入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術教學中。為(wei) 了知道自己的思政教學有沒有被學生理解,她還給學生留了“課後反思”的作業(ye) ,讓學生對自我表現、知識掌握程度進行總結,“一方麵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麵培養(yang) 他們(men) 總結的習(xi) 慣,未來就業(ye) 後,也能及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這也是一種思政教育”。
這樣環環相扣的大思政教育讓賈珍看到了學生的成長。
有個(ge) 學生比較內(nei) 向,在課上也不怎麽(me) 說話,於(yu) 是賈珍就特意讓這名學生多次參加情景課堂,不斷強化他的溝通能力,“我告訴他,如果不能做好溝通,那這門技術也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在賈珍不斷的鼓勵和培養(yang) 下,這名學生從(cong) 入校時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青澀少年,成長為(wei) 活潑開朗的技術人才。賈珍說:“思政教育沒有量化考核,這種變化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們(men) 希望職業(ye) 院校的孩子走出校門時昂首挺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年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zhuan) 家委員廉思說:“產(chan) 生共情是做好思政教育的一把鑰匙。”各地職業(ye) 院校的思政教師在嚐試各種方法尋找這把鑰匙。
2021年,包頭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以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為(wei) 契機,推出紅色話劇“舞台思政”大比拚,張雪鬆和他的同事們(men) 多次開會(hui) 討論,最終將劇本主題確定為(wei) 講述抗美援朝故事、賡續抗美援朝精神。劇本講的是一位少年帶著爺爺重返抗美援朝戰爭(zheng) 遺址,聽爺爺講完抗美援朝的故事後,少年更深刻地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故事。
“今天,我們(men) 的抗美援朝精神仍在延續。疫情暴發,中國不僅(jin) 用強有力的措施嚴(yan) 控國內(nei) 疫情,同時還派出醫療隊支援其他國家。雖然時空不同,但中國始終都展現著大國風範,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承諾。”在排練中,張雪鬆和其他老師不斷引導參演學生領悟舞台劇內(nei) 涵。參演學生逐漸明白了繼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的時代價(jia) 值。
一位主演最初隻是為(wei) 了好玩參演,但經過老師的指導和多次排練,他逐漸被誌願軍(jun) 感動,含著淚完成了正式演出。後來,這位同學主動找到張雪鬆說:“抗美援朝精神潤物無聲,一直流傳(chuan) 到了現在。”張雪鬆告訴他,“這是一種國際共產(chan) 主義(yi) 精神,不論是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還是‘雙碳’目標,都是中國向世界展現的大國擔當。”
翟鵬說:“排舞台劇不是為(wei) 了讓學生看熱鬧,而是要讓他們(men) 通過表演、觀看舞台劇能理解其背後的精神。我們(men) 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視覺效果,而是看過後能有反思、有感觸,能夠指導他們(men) 將來的學習(xi) 和生活,對他們(men) 有幫助、有影響,那才叫思政。”
翟鵬也帶領輔導員團隊不斷尋找新方法,他們(men) 打造聯合學習(xi) 陣地提高學生學習(xi) 黨(dang) 史的積極性、在課餘(yu) 時間帶領學生下沉社區進行誌願服務,把學生的愛國情、強國誌轉化為(wei) 報國行,讓思政教育陪伴在學生左右。
翟鵬說:“學生未來的工作基本都與(yu) 鐵路相關(guan) ,他們(men) 在社會(hui) 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men) 希望,那些低著頭走進職業(ye) 院校的孩子走出校門時昂首挺胸,肩負起新時代強國使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見習(xi) 記者 王喆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2月22日 0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