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活字典”沈燮元:98歲高齡仍每天坐公交車去圖書館
【解說】在南京圖書(shu) 館,有一位專(zhuan) 注看書(shu) 的耄耋老人,他就是98歲高齡的沈燮元。自1955年進入南京圖書(shu) 館工作後,沈燮元一直從(cong) 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他是全國古籍保護領域著名的版本目錄學家,在業(ye) 內(nei) 被稱為(wei) “古籍活字典”。
【同期】沈燮元
我學習(xi) 的是文科,畢業(ye) 以後我就在上海圖書(shu) 館的前身——合眾(zhong) 圖書(shu) 館待了半年,1955年10月,我到了南京圖書(shu) 館工作,到現在已經50幾年了,已經半個(ge) 世紀了,我離不開書(shu) 的。
【解說】據了解,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古籍善本書(shu) 目》編纂工程啟動,聚集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圖書(shu) 館專(zhuan) 家學者。當時,沈老參與(yu) 了編纂工作。
【同期】沈燮元
《四庫全書(shu) 》隻有四部,我們(men) 加了個(ge) 叢(cong) 書(shu) 。一開始我們(men) 把(善本書(shu) 目)卡片集中在一起,我是子部的分主編。
【同期】南京圖書(shu) 館曆史文獻部工作人員 史星宇
在那個(ge) 沒有互聯網的年代,沈老和40多位的研究人員憑借自身的學識,他們(men) 閱讀了幾十萬(wan) 張古籍卡片來做編目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他的幽默和風趣和積極樂(le) 觀的精神,也是非常感染我們(men) ,對我們(men) 的工作也是有一種激勵的作用。
【解說】曆經十八年,《中國古籍善本書(shu) 目》最終完稿,這部書(shu) 目無論從(cong) 數量還是內(nei) 容上都超越了曆代官修書(shu) 目和私撰書(shu) 目,被認為(wei) 是中國國內(nei) 目前最具權威性的古籍善本聯合目錄。盡管從(cong) 南京圖書(shu) 館退休已有30多年,可是,沈燮元還依舊為(wei) 古籍業(ye) 務工作提供谘詢和幫助。
【同期】沈燮元
因為(wei) 我自己研究工作沒有完結,每天(早晨)七點鍾起來,然後乘坐18路公交車,在新街口轉3路到南京圖書(shu) 館門口,每天都要來。我家裏麵沒有這麽(me) 多書(shu) ,要參考的書(shu) 籍都在館裏麵。現在做黃丕烈《士禮居題跋》,有80多萬(wan) 字,現在打印好稿子了,校勘再校勘,尤其是標題要重新看一看。我不認為(wei) 我的年紀很大,我已經忘掉了年紀,夢想就是趕快把書(shu) 弄出來。
【解說】沈老說,做學問要實事求是。如今,他不僅(jin) 重新校對了前人的黃跋集,糾正了舊輯本的不少訛誤,還千方百計搜尋那些散落在各處,還未被發現的“黃跋”。
【同期】沈燮元
我每天都要看書(shu) 的,在家裏也看書(shu) ,在這裏(南京圖書(shu) 館)也看書(shu) ,我覺得看書(shu) 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能脫離這個(ge) 書(shu) ,就像魚跟水的關(guan) 係,魚脫離水就死了。因為(wei) 我有一個(ge) 目標,除了這個(ge) 題跋以外,還有他的文集、詩集都要整理出來。我現在身體(ti) 還可以,沒有什麽(me) 毛病,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給後人。
記者 葛勇 江蘇南京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