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開始實施 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有保障
本報記者 敖 蓉
如何保障不同地區養(yang) 老金足額發放?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備受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2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舉(ju) 辦新聞發布會(hui) ,就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民生事宜,介紹了2022年的新進展。
近日,各地兩(liang) 會(hui) 陸續落下帷幕,多個(ge) 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在養(yang) 老金有望迎來“18連漲”的同時,與(yu) 養(yang) 老金直接關(guan) 聯的養(yang) 老保險製度,亦在2022年有了重大突破。記者從(cong) 人社部獲悉,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今年1月起,我國開始實施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這意味著各地及時足額地發放養(yang) 老金將更有保障。
我國養(yang) 老保險製度自上世紀90年代建立以來,從(cong) 縣級統籌起步,逐步提高統籌層次。2020年底,各省份都實現了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解決(jue) 了省內(nei) 地區間基金負擔不均衡的問題。但是,由於(yu) 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年齡結構等存在差異,各省之間養(yang) 老保險基金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結餘(yu) 比較多,但是一些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重的省份,養(yang) 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較大。特別是統籌層次過低,長期困擾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保險製度發展。
如何擴大養(yang) 老保險基金“蓄水池”,提升統籌層次是關(guan) 鍵。以縣、市為(wei) 主的統籌層次在2018年邁出了關(guan) 鍵一步。當年7月,我國建立了基金中央調劑製度,適度均衡了省際之間養(yang) 老保險基金負擔。中央調劑製度實施4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yi) 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yi) 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今年全國統籌製度實施後,“將在全國範圍內(nei) 對地區間養(yang) 老保險基金當期餘(yu) 缺進行調劑,用於(yu) 確保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就在製度上解決(jue) 了基金的結構性矛盾問題,困難地區的養(yang) 老金發放更有保障。”養(yang) 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表示,我們(men) 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強全國統籌調劑資金的管理,確保基金安全、調撥順暢。
中央和地方怎麽(me) 分擔職責,是全國統籌製度落實的基礎。記者了解到,全國統籌實施以後,將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分擔機製。一方麵,中央財政對養(yang) 老保險的補助力度不會(hui) 減小,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麵,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將更加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都將進一步壓實。
同時,人社部將在全國統籌以後,通過加強對養(yang) 老保險政策、基金管理、經辦服務、信息係統等方麵的統一管理,進一步提升整體(ti) 保障能力,增強製度的統一性和規範性,更好地確保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為(wei) 參保企業(ye) 和參保人員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
社保基金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息息相關(guan) 。目前,養(yang) 老保險已覆蓋10億(yi) 人以上,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覆蓋人數分別達到2.3億(yi) 人、2.8億(yi) 人,基金年度收支規模達到13萬(wan) 億(yi) 元,服務內(nei) 容大幅拓展,服務渠道更加多樣,基金規模越來越大、涉及人群越來越多、管理鏈條越來越長。在新形勢下,如何維護基金安全,社會(hui) 保險基金監督工作亟待進一步科學化、法治化、規範化。
為(wei) 此,人社部近日重新製定了《社會(hui) 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以零容忍態度嚴(yan) 厲打擊欺詐騙保、套保或挪用貪占各類社會(hui) 保險基金的違法行為(wei) 。社會(hui) 保險基金監管局局長湯曉莉表示:“今年將開展全險種社保基金專(zhuan) 項檢查,努力守護好社保基金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