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重磅新型儲能方案出台 鋰電池相關企業迎大規模商業化機會

發布時間:2022-02-23 16:12: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李春蓮

  千呼萬(wan) 喚的新型儲(chu) 能規劃終於(yu) 出爐。

  2月22日消息,發改委、能源局近日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chu) 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chu) 能由商業(ye) 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ye) 化應用條件。新型儲(chu) 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標準體(ti) 係基本完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ye) 模式基本成熟。

  同日,山東(dong) 省能源局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2022年度儲(chu) 能示範項目庫征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2022年度儲(chu) 能示範項目庫征集範圍在2021年基礎上再拓展、再延伸、再擴大,涵蓋鋰電池、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煤電儲(chu) 熱、製氫儲(chu) 氫及其他新型儲(chu) 能調峰項目,共計6大類。

  實際上,去年以來,多地都發布了大力發展儲(chu) 能的相關(guan) 鼓勵措施和方案。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儲(chu) 能領域有很多細分領域,比如電網儲(chu) 能需求、企業(ye) 能源管理的儲(chu) 能需求、分布式能源網絡的儲(chu) 能需求。總體(ti) 來看,蓄水儲(chu) 能是當前主流的電網儲(chu) 能方式,但其損耗較大,儲(chu) 能模式較為(wei) 粗放,不適應未來光伏、風電能源結構下的分布式能源網絡。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儲(chu) 能正處於(yu) 加速發展期,國內(nei) 外儲(chu) 能發展均大幅提速,預計2022年儲(chu) 能行業(ye) 增速將超過100%。

  “《方案》總體(ti) 利好鋰電儲(chu) 能的發展。作為(wei) 風光發電配套的最佳儲(chu) 能方式,預計未來幾年鋰電儲(chu) 能會(hui) 高速發展。”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接下來應該會(hui) 有一些具體(ti) 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陸續出台。

  大力發展儲(chu) 能是能源轉型的關(guan) 鍵一環。而相較其他儲(chu) 能方式而言,電化學儲(chu) 能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轉換效率,其場景應用、建設周期更為(wei) 靈活,產(chan) 業(ye) 鏈配套更加成熟,增長潛力較大。

  其中,上述《通知》特別提到,鋰電池儲(chu) 能調峰項目,以鋰電池為(wei) 主要儲(chu) 能元件,項目接入電壓等級為(wei) 110千伏及以上,功率不低於(yu) 5萬(wan) 千瓦,連續充電時長不小於(yu) 2小時,交流側(ce) 效率不低於(yu) 85%。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省儲(chu) 能設施規模達500萬(wan) 千瓦左右。

  《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研究白皮書(shu) 2021》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投運儲(chu) 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GW,包括其他新型儲(chu) 能裝機3.9GW。其中,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規模為(wei) 2902.4MW。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方案》還重點提到,到2025年,電化學儲(chu) 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係統成本降低30%以上。

  有不少分析師表示,這兩(liang) 年隨著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生產(chan) ,其生產(chan) 工藝不斷完善,單位生產(chan) 成本持續下降。目前鋰離子電池已成為(wei) 主流的電化學儲(chu) 能技術路線。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發展,鋰電池企業(ye) 也在不斷布局儲(chu) 能領域。

  前不久,全球鋰電池龍頭LG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式收購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在美儲(chu) 能係統廠商NEC Energy Solutions(NEC ES)100%股份,並將新設法人“LG新能源Vertech”,進軍(jun) 儲(chu) 能係統集成市場。

  LG能源透露,如今全球儲(chu) 能係統市場不斷擴大,已有越來越多的客戶向電池廠商提出,需要儲(chu) 能係統集成解決(jue) 方案。未來公司將自主構建大規模儲(chu) 能係統,不再受製於(yu) 電池供應問題,更加及時響應客戶需求。

  從(cong) 國內(nei) 市場來看,以寧德時代為(wei) 代表的鋰電池龍頭企業(ye) 也在大力發展儲(chu) 能,還有不少相關(guan) 公司傍上寧德時代“大腿”,共同在儲(chu) 能領域發力。

  對此,盤和林認為(wei) ,長期來看,儲(chu) 能企業(ye) 尤其是鋰電池相關(guan) 儲(chu) 能企業(ye) 機遇較大,其他領域例如鈉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chu) 能等也存在一定機遇,但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鋰電池依然是儲(chu) 能領域的重要選擇。

  “《方案》提到了電化學儲(chu) 能的發展規劃和未來目標,鋰電池行業(ye) 有很大發展空間,對相關(guan) 企業(ye) 是極大利好。”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