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殘奧會期間,40輛公交車改裝成“福祉車”服務輪椅乘客
冬殘奧會(hui) 期間,40輛公交車改裝成“福祉車”服務輪椅乘客
每輛“福祉車”最多可裝下6輛輪椅車
隨著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臨(lin) 近,剛剛結束了冬奧交通保障的北京公交上會(hui) 團隊又迎來了新的任務,640輛冬殘奧會(hui) 保障用車整裝待發,其中40輛是由常規公交車改裝成的“福祉車”,它們(men) 將重點服務輪椅乘客及隨行人員。
同時,服務冬殘奧會(hui) 給交通保障團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yu) 此前的工作相比,不僅(jin) 駕駛員需要考慮到輪椅運動員的出行習(xi) 慣,車輛的運營調度也要更加精細、更加人性化,每次發車前,駕駛員還要隔著隔板通過手勢與(yu) 輪椅乘客進行“手語”交流,確保大家都已經坐好。
改裝
拆除公交車中間座椅增加輪椅位
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後,北京公交集團北京賽區巴士團隊B2車隊便開始準備迎接新的任務,作為(wei) 仍需要堅守崗位的團隊之一,如今他們(men) 已經投入到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交通保障工作中了。
“大家幾乎都沒有休息,冬奧會(hui) 閉幕後馬上開始熟悉冬殘奧會(hui) 期間新的運營線路,2月25日啟動運營。”劉業(ye) 是B2車隊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他所在的團隊承擔起了冬殘奧會(hui) 期間北京冬殘奧村運動員的出行保障需求。
記者從(cong) 北京公交集團了解到,640輛冬殘奧會(hui) 保障用車已做好準備,主要承擔北京賽區、延慶賽區交通保障任務及北京賽區應急運輸任務,將為(wei) 冬殘奧會(hui) 運動員及隨行人員、誌願者、工作人員及媒體(ti) 記者等多個(ge) 客戶群提供服務。北京公交集團預計派出1957人參與(yu) 服務保障。
冬殘奧會(hui) 期間,因北京賽區將舉(ju) 辦輪椅冰壺比賽,按照北京冬奧組委要求,北京公交集團特別將40輛車改造為(wei) “福祉車”,保障輪椅乘客及隨行人員便利出行。
劉業(ye) 告訴記者,這40輛車全部為(wei) 低地板無障礙車,車輛地板與(yu) 站台高度一致,還搭配了無障礙踏板,乘坐輪椅的運動員可以方便快捷地上下車。為(wei) 了確保“福祉車”在運營中安全可靠,在投入運營前北京公交也已經對車況進行了全麵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每輛車都經過專(zhuan) 業(ye) 改造,將中間的座椅、設備拆除,整理出了充足的空間,每輛“福祉車”最多可滿足6輛輪椅車同時搭乘且互不幹擾。車廂內(nei) 還增加了扶手、背靠軟板、下車門鈴等無障礙設施。部分輪椅位按需增設地錨,相當於(yu) 為(wei) 輪椅配備獨立安全帶。此外,車輛還配備了車身傾(qing) 斜功能,讓乘客上下車時更加順暢輕便。
安全
車輛停靠站台間距保持在50厘米內(nei)
劉業(ye) 告訴記者,盡管在正式運營過程中駕駛員不允許下車,有專(zhuan) 門的誌願者幫助輪椅運動員上下車、固定輪椅,但在培訓中,依舊讓每一名駕駛員進行了輪椅上下車、停放、固定的練習(xi) ,還讓大家親(qin) 身感受了在公交車上坐輪椅的感覺,並安排了不同身高體(ti) 重的工作人員坐著輪椅實地體(ti) 驗,根據反饋調整無障礙坡道角度、安全扶手高度以及安全帶的鬆緊程度等,在服務細節方麵反複推敲。“我們(men) 隻有充分了解到殘疾人乘客的出行需求,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劉業(ye) 說。
“前幾天安全專(zhuan) 業(ye) 人員每天要帶領同事們(men) 熟悉線路,這兩(liang) 天啟動運營後,又時刻關(guan) 注著每一輛車的運營安全情況。”B2車隊運營隊長馬耀輝坦言,與(yu) 冬奧會(hui) 相比,冬殘奧會(hui) 期間的交通保障更加突出安全的要求。
“我們(men) 接送的都是輪椅運動員,車內(nei) 還有很多他們(men) 攜帶的行李和運動裝備,因此,在駕駛安全上也對駕駛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次出車前都要求駕駛員檢查好這些地錨、扶手、下車門鈴等無障礙設施是否正常,確保沒有鬆動的情況。車輛停靠到站台時,與(yu) 站台的間距也需要保持在50厘米以內(nei) ,方便搭設無障礙踏板。”馬耀輝說,運營時駕駛員也會(hui) 格外注意平穩駕駛,並通過後視鏡觀察運動員是否扶穩坐好。
運營
提前核對次日任務 安排備車隨時調動
自2月25日啟動運營服務以來,北京公交集團北京賽區巴士團隊B2車隊就承接了北京冬殘奧村運動員運輸服務任務,與(yu) 北京冬奧會(hui) 固定間隔的班車運輸模式不同,冬殘奧會(hui) 運動員訓練班車采取定製包車形式,先由各代表團提出出行需求,車隊製定一對一定製服務方案。
對車隊而言,每天的運營調度也需要更加精細、更加人性化。根據運輸模式的不同,車隊會(hui) 對工作方式進行調整。
首先,由於(yu) 各代表團需要與(yu) 場館確定具體(ti) 訓練時間,每天每個(ge) 代表團的訓練時間各不相同,同一個(ge) 代表團每天的訓練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因此車隊專(zhuan) 門安排兩(liang) 人負責製定和審核包車任務工作,安排好人員和車輛。每天夜裏與(yu) 北京賽區巴士團隊負責人員核對次日任務。其次,車隊在各場館和冬殘奧村均安排備車和駕駛員,確保可以隨時調動,完成臨(lin) 時、突發任務,避免影響運動員出行。此外,由於(yu) 航班晚點等諸多因素都會(hui) 導致運動員出發時間不確定,還需要車隊及時做出反應處置。
交流
駕駛員與(yu) 乘客隔窗“手語”提醒發車
習(xi) 慣了冬奧會(hui) 期間快節奏工作的駕駛員們(men) ,正試著慢下來,不僅(jin) 行駛時要更加注意速度控製,轉向更加柔和,每次發車前也都有一套看似“繁瑣”、卻必不可少的溝通流程。出於(yu) 防疫的需要,每輛交通保障車輛的駕駛艙和後排座椅都用透明隔板實現了物理隔離,但這並不意味駕駛員不需要考慮車廂內(nei) 的情況。
每次發車前,駕駛員都需要通過手勢與(yu) 運動員和誌願者進行溝通交流,確保乘客已經坐好。“駕駛員會(hui) 跟運動員打個(ge) 招呼或者輕敲一下隔板引起注意,用手指一指方向盤或做出一個(ge) 向前的手勢,然後再輕敲一下隔板,做出一個(ge) ‘OK’的手勢,意思是提醒運動員‘我們(men) 要出發了,是否做好了準備’,如果對方向駕駛員也做出‘OK’的手勢或有回應,我們(men) 才會(hui) 發車。”劉業(ye) 說,這樣的溝通方式完全可以滿足基本需要,能夠順暢溝通。
保障人員在服務中也充分考慮到各國運動員的個(ge) 性化需求,充分尊重他們(men) 的意願。“一些運動員並不習(xi) 慣將其輪椅完全固定在車上,經過誌願者的溝通,我們(men) 了解到他們(men) 會(hui) 將安全帶係好並抓緊扶手,基本能滿足安全行駛的需要。”劉業(ye) 說,他們(men) 也會(hui) 提前告訴駕駛員,要充分尊重運動員的意願,因此更需要通過手勢溝通確保對方已經做好發車準備。
接機
每趟接機班車至少提前4個(ge) 小時出發
這幾天是外國運動員抵達機場的高峰,為(wei) 了確保運動員能第一時間上車,北京公交的冬殘奧會(hui) 保障團隊用上了“笨辦法”。
由於(yu) 機場嚴(yan) 格的安檢流程,車隊基地距離機場也有一個(ge) 小時的車程,同時考慮到航班時刻的不確定性,每趟接機班車至少需要提前4個(ge) 小時出發。這對駕駛員來說也就意味著,從(cong) 換上隔離服坐進駕駛室的那一刻開始,他們(men) 就不能喝水、上廁所,直到完成這一趟運營任務才能休息。
“有時遇到航班延誤的情況,在機場等候幾個(ge) 小時是常有的事,駕駛員隻能坐在駕駛室內(nei) ,連車門、車窗都不能打開。”馬耀輝告訴記者,為(wei) 了更好地完成任務,一些身體(ti) 更好、駕駛經驗更豐(feng) 富的司機師傅承擔起了接機的重任。不過,為(wei) 了防止超負荷工作,車隊在機場還安排了備班司機,一旦出現等候時間過長或駕駛員身體(ti) 不適的情況,備班人員、車輛將及時補上,確保安全。
隨著外國運動員陸續抵京,這項任務即將結束,不過他們(men) 馬上又將迎來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的運輸保障任務。
“北京冬殘奧會(hui) 交通服務保障即將全麵啟動,我們(men) 將為(wei) 冬殘奧會(hui) 運動員等特殊群體(ti) 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助力冬殘奧會(hui) 圓滿舉(ju) 辦。”北京公交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