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西大寨郭鳳蓮:疫情之下“危中尋機”突破產業瓶頸

發布時間:2022-03-03 09:3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兩(liang) 會(hui) 人物)山西大寨郭鳳蓮:疫情之下“危中尋機”突破產(chan) 業(ye) 瓶頸

  中新社太原3月2日電 題:山西大寨郭鳳蓮:疫情之下“危中尋機”突破產(chan) 業(ye) 瓶頸

  中新社記者 李新鎖

  3月2日,驚蟄臨(lin) 近,山西昔陽大寨村還未迎來如潮遊客。疫情反複之下,大寨發展承壓。不過,全國人大代表、大寨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郭鳳蓮並不頹唐。她說,大寨趁此機會(hui) 梳理發展思路,努力突破產(chan) 業(ye) 瓶頸。

  郭鳳蓮,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擔任過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6屆全國人大代表。幾十年間,她始終聚焦中國鄉(xiang) 村,為(wei) 中國農(nong) 民代言。

  從(cong) 上世紀60年代能文能武的“鐵姑娘隊隊長”,到上世紀90年代帶領大寨人闖市場的當家人。郭鳳蓮修煉出“不和曆史賭氣”的智慧,也努力更新著見識和觀念。

  疫情反複之下,大寨景區不時關(guan) 閉,旅遊產(chan) 業(ye) 縮水嚴(yan) 重。不過,郭鳳蓮從(cong) 未放棄奮鬥。她說,大寨以前從(cong) “七溝八梁一麵坡”的困境中站立起來,解決(jue) 了吃飯問題。如今,大寨麵臨(lin) 著發展空間受限的難題。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離不開產(chan) 業(ye) 支撐。基本農(nong) 田劃線以後,大寨發展產(chan) 業(ye) 迫切需要土地。

  在調研中,郭鳳蓮發現,在此前的脫貧攻堅和城市化進程中,很多農(nong) 民通過易地搬遷、自主購房等進城落戶,但是仍然保留原有農(nong) 村住房。部分農(nong) 村出現“夏天回村居住,冬天進城過冬”現象。

  “很多中西部地區農(nong) 村人口外流、房屋破敗,造成大量資源閑置。與(yu) 此同時,農(nong) 村發展產(chan) 業(ye) 空間受限。”郭鳳蓮建議各地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對傳(chuan) 統古村落、特色民居等予以保護,其餘(yu) 該拆除的拆除”,利用轉化土地發展產(chan) 業(ye) 。

  針對上述問題,郭鳳蓮建議更高層麵推進農(nong) 村閑置資源整合,充實農(nong) 村發展後備資源。

  與(yu) 此同時,郭鳳蓮強調,中國人口眾(zhong) 多,“飯碗”問題必須重視,“一定要種好糧食”,守好土地紅線。

  不久前,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其中提出“探索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路徑”。

  數十年來,大寨一直堅持集體(ti) 經濟模式。經過時間的沉澱,郭鳳蓮認為(wei) ,沒有村集體(ti) 的權威,要讓農(nong) 村富裕還是很不容易。目前一些富起來的農(nong) 村,如果沒有集體(ti) 經濟,還是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郭鳳蓮說,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抗風險能力才能提高,村民才有依托,也有利於(yu) 實現共同富裕”。

  近幾年來,大寨攜手周邊村莊建立聯合經濟體(ti) ,在解決(jue) 就業(ye) ,消化農(nong) 產(chan) 品、原材料等方麵成效明顯。

  從(cong) 1992年創辦第一家村辦集體(ti) 企業(ye) 大寨製衣廠至今,大寨集團已擴展至建材製造、旅遊開發、飲品加工等多領域。2020年,大寨農(nong) 民人均收入達到2.6萬(wan) 元人民幣。

  郭鳳蓮介紹,前些年,大寨主動退出煤炭、水泥等粗放產(chan) 業(ye) ,轉而通過資源重組,聯合其他企業(ye) 投資開發“大寨”品牌,產(chan) 品涉及酒、醋、麵粉、雜糧、核桃露等。

  有了集體(ti) 經濟的支撐,大寨人享受福利更有底氣。如今,大寨村的老人可享受養(yang) 老金、企業(ye) 分紅,孩童在村內(nei) 就能完成小學、初中學業(ye) ,升入大學每年都有獎學金。村民全部實現合作醫療。

  近兩(liang) 年,受疫情影響,大寨旅遊業(ye) 承受重壓。郭鳳蓮表示,去年,大寨旅遊收入同比減少50%,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損失很大。今年也受到臨(lin) 近地區疫情影響。

  不過,大寨之所以是大寨,就在於(yu) 它“百折不撓的信念和艱苦奮鬥的精神”。郭鳳蓮說,疫情之下,大寨借機梳理發展思路,探索產(chan) 業(ye) 轉型方向,以期突破產(chan) 業(ye) 瓶頸。(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