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飛秒技術率先應用於ICL近視矯正領域 意欲提升近視患者手術安全性

發布時間:2022-03-03 09: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 為(wei) 順應國家“十四五”眼健康規劃要求,提升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中國眼科機構率先將飛秒技術應用在ICL近視矯正領域,融合應用飛秒激光和晶體(ti) 植入術兩(liang) 項核心技術,意欲為(wei) 近視患者提供更高的手術安全性。

  記者於(yu) 愛爾眼科飛秒ICL晶體(ti) 植入手術升級體(ti) 驗發布活動獲悉,“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目標指出,到2025年要有效提升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指接受過屈光不正矯正,如框架眼鏡、隱形眼鏡或屈光手術,並獲得高質量效果的人數占需要屈光不正矯正的人數的比例),同時逐步減少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shang) 人數。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已超6億(yi) ,高度近視患者(近視度數大於(yu) 600度)已超過7000萬(wan) 。近視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由於(yu) 需要配戴厚厚的鏡片,對其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很多近視患者都有摘鏡需求。

  中國醫師協會(hui) 眼科醫師分會(hui) 屈光手術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王錚介紹,常見的近視手術分為(wei) 角膜激光術和ICL晶體(ti) 植入術兩(liang) 大類:角膜激光術通過切削角膜來改變角膜的屈光力,以矯正屈光不正問題,主要針對角膜條件好、近視度數相對較低的人群;ICL晶體(ti) 植入術則通過微創切口在人體(ti) 眼球內(nei) 植入一種柔軟、安全的人工晶體(ti) ,通過這種特殊的隱形眼鏡,達到視力矯正的效果,其矯正範圍更廣,尤其針對高度、超高度近視人群。

  王錚表示,其中也不乏有中低度數的患者選擇ICL晶體(ti) 植入手術,該手術已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正式批準,可以矯正50—1800度以內(nei) 的近視、600度以內(nei) 的散光。但具體(ti) 到個(ge) 人能不能做ICL晶體(ti) 植入術,還需要在術前做一個(ge) 全麵的檢查來判斷眼部條件。

  作為(wei) 一種智能安全加持,全程定製體(ti) 驗的高清視覺質量手術,暨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方學軍(jun) 教授稱,在進行飛秒ICL手術時,主刀醫生利用專(zhuan) 利一步式水凝膠技術固定眼球,將無刀飛秒激光代替傳(chuan) 統手術刀,讓患者感受手術全程無痛無感,再通過微米級眼科斷層掃描引導飛秒激光精準製作水密性更好的三段式角膜切口,從(cong) 而促進傷(shang) 口密合快,之後植入一個(ge) “定製”的人工晶體(ti) ,等於(yu) 在眼睛上做“加法”手術,不會(hui) 移除任何的眼部組織,更不會(hui) 破壞眼底和視網膜。(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