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機構擴容至11家 總募集規模上限增至2700億元
本報記者 張誌偉(wei)
見習(xi) 記者 餘(yu) 俊毅
根據銀保監會(hui) 發布的《關(guan) 於(yu) 擴大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範圍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3月1日起,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範圍正式擴容,目前已形成“10”地區、“10+1”機構的新格局。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hu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是為(wei) 了在過去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行業(ye) 豐(feng) 富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供給,充分發揮資管行業(ye) 集中長期資金、靈活配置資產(chan) 、穿越周期波動功能,以及探索解決(jue) 我國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體(ti) 係發展相對滯後、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的加速嚐試驗證。
募集資金規模上限
增至2700億(yi) 元
根據《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範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wei) “十地十機構”。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地區擴大至北京、沈陽、長春、上海、武漢、廣州、重慶、成都、青島、深圳十地,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機構擴大至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nong) 銀理財、中郵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xing) 銀理財和信銀理財十家理財公司。
與(yu) 之前的試點地區和機構相比,北京、沈陽、長春、上海、廣州、重慶為(wei) 新增地區;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nong) 銀理財、中郵理財、興(xing) 銀理財、信銀理財為(wei) 新增機構。此外,加上2月份獲批參與(yu) 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的貝萊德建信理財,目前一共有11家理財子公司正參與(yu) 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
從(cong) 產(chan) 品規模上來看,《通知》中明確表示,首批試點的四家理財公司單家機構產(chan) 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由100億(yi) 元人民幣提高至500億(yi) 元人民幣;對於(yu) 本次新增的試點理財公司,單家機構產(chan) 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為(wei) 100億(yi) 元人民幣。加上貝萊德建信理財的募集資金規模參照《通知》執行,也就是說,養(yang) 老理財總募集上限從(cong) 400億(yi) 元大幅增加至2700億(yi) 元。
據記者了解,不少機構在多年前就已開始籌備養(yang) 老金融的相關(guan) 服務,蓄勢待發。比如,此次新加入的興(xing) 銀理財的有關(guan) 負責人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自成立伊始就深入研究養(yang) 老金融服務需求,組建團隊開展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前瞻性研究,後續將持續完善養(yang) 老金融綜合服務方案,根據投資者長期養(yang) 老需求研發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從(cong) 產(chan) 品結構、投資策略、風險控製和市場銷售等各層麵打造養(yang) 老理財業(ye) 務體(ti) 係,真正體(ti) 現養(yang) 老理財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等屬性,為(wei) 完善我國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建立多元主體(ti) 參與(yu) 、多產(chan) 品供給、適應多樣化需求的養(yang) 老金融發展格局,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的養(yang) 老需求貢獻應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的理財子公司中也首次出現了外資合資理財子公司貝萊德建信,那麽(me) 外資合資理財子公司在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市場裏麵的優(you) 勢何在呢?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ye) 一直堅持擴大開放,外資合資理財公司參與(yu) 試點,有助於(yu) 擴大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供給,發揮外資理財子公司在資產(chan) 管理領域投資經驗豐(feng) 富的優(you) 勢,更好推進產(chan) 品服務創新和完善。”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nei) 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yu) 多條腿走路進入中國資管市場的外資理財子公司而言,他們(men) 在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市場上的規劃需要重點考慮:一是中國監管部門對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養(yang) 老理財市場的監管思路和合規框架。二是將自身的優(you) 勢和中國老年投資者的文化、心理、投資偏好相結合。三是在與(yu) 其他板塊協同基礎上,深入研究中國資產(chan) 市場的特點。
首批產(chan) 品
運行情況平穩
去年12月初,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理財子公司的首批4隻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陸續發售。如今,首批產(chan) 品運行已過去2個(ge) 多月,總體(ti) 來看產(chan) 品運行情況平穩。
根據中國理財網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首批試點的4家機構已經累計發售了8款產(chan) 品,另有一款新產(chan) 品正在募集中。從(cong) 現有的8款產(chan) 品看,產(chan) 品的業(ye) 績比較基準範圍在4.8%至8%之間,產(chan) 品風險等級多為(wei) 中低風險,僅(jin) 1款產(chan) 品為(wei) 中風險,且產(chan) 品期限均在三年期以上。從(cong) 淨值水平來看,目前僅(jin) 有兩(liang) 款成立不久的產(chan) 品淨值“破1”。
隨著銷售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理財公司逐漸增多,未來的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需要具備哪些特質呢?普益標準相關(guan) 研究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cong) 養(yang) 老理財的定位來看,應該具備以下特性:一、普惠性,對於(yu) 具有養(yang) 老需求的投資者來說,費率高低將直接影響其投資需求,養(yang) 老理財因其定位導致其收益率將不會(hui) 太高。二、穩健性,購買(mai) 養(yang) 老理財的投資者應該主要以年紀較大的退休人員為(wei) 主,他們(men) 以養(yang) 老為(wei) 主要目的,因此養(yang) 老理財在投資運作過程中需注重穩健性,投資標的以固收類產(chan) 品為(wei) 主,同時適當兼顧收益。三、低門檻,對於(yu) 養(yang) 老理財來說,不能設置太高的門檻,便於(yu) 不同人群購買(mai) 適合自己的養(yang) 老理財。四、產(chan) 品多樣性,目前養(yang) 老理財尚屬於(yu) 試點階段,未來隨著試點結束以及養(yang) 老理財的推廣,不同銀行應該在產(chan) 品差異化方麵多下功夫,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目前階段的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仍存部分難題待解。普益標準相關(guan) 研究人員認為(wei) ,首先是日益增加的養(yang) 老需求與(yu) 養(yang) 老產(chan) 品匱乏之間的矛盾。首批試點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火爆充分說明了人們(men) 對於(yu) 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需求,因此我國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推進進程還需加快。其次,養(yang) 老觀念有待加強,需進一步加強公眾(zhong) 的養(yang) 老投資教育,提升其對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認知,引導公眾(zhong) 合理規劃養(yang) 老投資,以緩解第一二支柱養(yang) 老壓力。
楊海平建議,老年人投資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還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審慎地投資,要明白理財和存款的區別,要充分了解產(chan) 品的風險,重點從(cong) 風險程度和流動性角度選擇理財產(chan) 品。有條件的老年投資者運用梯形期限法等策略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袁帥認為(wei) ,“好的發展離不開市場製度的監督和護航,接下來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部門及試點地區銀保監局也應在試點過程中做好總結評估,研究複製推廣優(you) 秀試點經驗,為(wei) 推動養(yang) 老理財常態化運營、規範發展養(yang) 老金融業(ye) 務創造有益條件,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高質量、更加便捷的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