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魏明代表
完善5G基礎設施建設法律製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遏製疫情蔓延、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發凸顯。”中國移動廣東(dong) 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總經理魏明代表說,廣東(dong) 移動持續推進數智化轉型,創新推出了5G消息、智能門磁等一係列“數字戰疫”服務,有力支持了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
推動經濟社會(hui) 數智化轉型升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必須適度超前。他建議,加強“光纖入戶”有關(guan) 法律法規的執行監督,並進一步加強立法研究,以法律形式對寬帶建設及接入標準等問題進行明確規定,為(wei) 5G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的法製保障。
(本報記者 賀林平整理)
徐冠巨代表
政策精準發力支持企業(ye) 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nei) 生動力。“這非常切合民營企業(ye) 的期盼。黨(dang) 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項穩企政策有力落實,讓廣大企業(ye) 切實受益。”傳(chuan) 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代表認為(wei) ,政策發力貴在精準,建議涉企政策出台前能進一步加強政企互動,更好支持企業(ye) 發展。
近年來,傳(chuan) 化集團堅定推進轉型升級,企業(ye) 營收、利潤均保持30%年均複合增長率。徐冠巨代表說,對標“十四五”規劃,未來五年集團將突出科技主軸,建強人才主體(ti) ,推進管理創新,積極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不斷推進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竇瀚洋整理)
沈南鵬委員
探索數字科技應用新路徑
“數據是製造業(ye) 與(yu) 信息技術融合的重要基礎資源。”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huo) 人沈南鵬委員認為(wei) ,當前我國工業(ye) 數據的開發利用仍存在設備數據采集難、模型與(yu) 應用缺乏融合等挑戰,需要持續優(you) 化。
“應加快推動工業(ye) 傳(chuan) 感器和通信協議兼容適配,並在製造行業(ye) 遴選一批智能示範工廠,推動以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生產(chan) 線柔性適應等技術改造工程,組織發布優(you) 秀案例集;同時,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獨立或聯合設立研發機構,參與(yu) 共性基礎技術攻關(guan) ,探索數字科技與(yu) 工業(ye) 製造知識融合推動數智化的新路徑。”他同時建議,鼓勵金融機構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數字科技公司提供適當的支持。
(本報記者 葛孟超整理)
吳煒代表
堅定不移推動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委書(shu) 記吳煒代表介紹,近年來,柳州堅定不移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柳州工業(ye) 經濟總量占廣西的1/4,汽車、鋼鐵、機械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推動柳州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我們(men) 要在推動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上繼續下功夫,打造升級版廣西柳州汽車城,推進機械產(chan) 業(ye) 智能化、電動化發展,奮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吳煒代表說。
(本報記者 龐革平整理)
周雲(yun) 傑代表
構建工業(ye) 互聯網新優(you) 勢
“工業(ye) 互聯網已成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海爾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yun) 傑代表認為(wei) ,要讓工業(ye) 互聯網成為(wei) 數字城市發展新引擎。“目前在山東(dong) 青島,工業(ye) 互聯網正在重塑城市‘產(chan) 業(ye) 大腦’,與(yu) 24個(ge) 委辦局合作,開發1萬(wan) 多個(ge) 企業(ye) 應用。2021年,青島市3000多家企業(ye) 使用了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動家電、食品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速轉型升級。”
他建議,打造中國工業(ye) 互聯網開源社區,讓更多雙跨平台、垂直領域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對社會(hui) 實現開源開放;建設既開放又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工業(ye) 互聯網軟件係統,從(cong) 而構建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新優(you) 勢。還要加強對高科技人才的培育,特別是加大對基礎研究領域創新人才的支持力度。
(本報記者 王玉琳整理)
範小雲(yun) 委員
強化數字經濟頂層設計
“近年來,金融機構借助高效智能的數字技術,廣泛開展普惠金融業(ye) 務,但由此帶來的普惠金融服務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應強化數字經濟頂層設計,盡快消弭‘數字鴻溝’。”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範小雲(yun) 委員建議,將數據基礎設施作為(wei) 公共資源進行建設。
“這是一項係統性工程,涉及社會(hui) 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個(ge) 人因素、社會(hui) 支持、技術類型、數字培訓等各項內(nei) 容。需消除‘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通過構建統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金融數據的通暢性和使用率,進一步提升數字金融的普惠度,提高數字技術包容性,推動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範小雲(yun) 委員說。
(本報記者 武少民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