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鼓勵原創性研究,博士生修讀年限管理不能“一刀切”

發布時間:2022-03-08 09:47:00來源: 科技日報

  鼓勵原創性研究,博士生修讀年限管理不能“一刀切”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永章關(guan) 注到了博士研究生修讀年限問題。他建議對博士生畢業(ye) 時間實行彈性化管理,對博士生進行多元化考核,不要“誤傷(shang) ”那些因追求挑戰主動延期的學生。

  羅永章說,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為(wei) 例,直博生平均在讀5.5年,已超過學校規定的4—5年的年限。延期畢業(ye) ,一定是博士生本人有問題嗎?其實未必。羅永章就發現,有一部分博士延期,是因為(wei) 他們(men) 選擇了拓荒性的研究領域,挑戰了原創性和突破性的科研工作。給這部分學生更多時間,他們(men) 能產(chan) 出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但還是會(hui) 因延期畢業(ye) ,承擔各方壓力,甚至被用人單位質疑學術能力。

  既然要鼓勵“啃硬骨頭”,鼓勵“十年磨一劍”,對剛踏上科研道路的博士生,就也該有科學、合理的考核製度。對不同專(zhuan) 業(ye) ,需根據曆年來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修讀年限。若一味強調“按時畢業(ye) ”,也是在變相鼓勵學生追求“短平快”。正如委員所說,博士生培養(yang) 的目的是為(wei) 國家建設和社會(hui) 發展造就更多的高質量人才,而不是生產(chan) 博士學位。

  考核博士生,也要“破五唯”。之前,清華大學新修訂了《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ang) 工作規定》,明確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wei) 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也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wei) 評價(jia) 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

  這些改變,都是要摒棄浮躁之風和功利主義(yi) ,為(wei) 高層次研究人才的培養(yang) 創造良好環境。同時也要注意,在對博士生學製進行彈性化管理的同時,高校也要在博士生培養(yang) 的各個(ge) 環節進行嚴(yan) 格的質量把控,建立博士分流製度,對無法專(zhuan) 心學術、科研能力不足的學生,盡早進行分流,避免那些不合理、沒必要的延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