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6位部長回答的21個問題背後聚焦了哪些社會關切?

發布時間:2022-03-09 11:17:00來源: 成都商報

  3月8日,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回答完一道關(guan) 於(yu) 國家水網的問題之後,十三屆人大全國五次會(hui) 議的第二場“部長通道”結束了。而李國英回答的這個(ge) 問題,也成為(wei) 本屆人大的最後一場“部長通道”最後一個(ge) 問題。

  十三屆人大一次會(hui) 議以來,總共舉(ju) 辦了15場“部長通道”。在這15場“部長通道”上,一共82人次受訪。自2020年以來,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部長通道”依然開啟,做到了要素不減、質量不降。這是部長通道主持人對於(yu) 這五年來的“部長通道”簡要的“五年總結”。

  話很簡短,透露的信息卻很豐(feng) 富。

  2022年,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第三年。和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一樣,今年依然是兩(liang) 場“部長通道”,六位部長亮相,和梅地亞(ya) 中心的記者們(men) “隔屏相望”,坦率交流。在這個(ge) 會(hui) 議議程被有效精簡和壓縮的大會(hui) 上,兩(liang) 場“部長通道”部長們(men) 交出的提問答卷卻依然精彩。正如主持人所總結的,問題和回答的含金量不打折扣。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科技部部長王誌剛、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和水利部部長李國英,3月5日和3月8日的“部長通道”上,這六位部長先後亮相。其中一位部長是履新後首次出現在部長通道上。他們(men) 回答問題的背後,聚焦的是普通市民對於(yu) 宏觀經濟政策、減稅降費、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創新、中小企業(ye) 以及防汛形勢等重要問題的關(guan) 切。

  五位部長與(yu) 去年一致,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首度亮相

  兩(liang) 場“部長通道”亮相的六位部長中,有五位是“老麵孔”。在梅地亞(ya) 中心,記者們(men) 再度見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科技部部長王誌剛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部部長王誌剛自2018年以來,已經第四次登上“部長通道”了。

  自去年3月履新之後,水利部部長李國英第一次亮相“部長通道”。

  水利部部長走上“部長通道”,或許與(yu) 去年部分地區的嚴(yan) 重洪澇災害有關(guan) 。李國英回答的第一個(ge) 問題就介紹了他上任第一年即麵臨(lin) 的大考,李國英用一組翔實的數據介紹了去年防汛抗旱的成效。

  今年汛情會(hui) 如何?李國英介紹了今年汛情的初步趨勢性研判。對於(yu) 今年的“仗”,李國英笑著表達了他的信心:堅決(jue) 打有準備之仗、有把握之仗。

  從(cong) 經濟增長預期到防止規模性返貧發生……

  中小企業(ye) 為(wei) 何被數次提及?

  兩(liang) 場部長通道,6位部長總共回答了21個(ge) 問題。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剛剛發布,公布了今年5.5%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第一場“部長通道”隨即舉(ju) 行。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率先“出場”。他對於(yu)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明確給出一個(ge) “定心丸”答案。去年的“部長通道”上,何立峰曾連用四個(ge) “有”來表達態度。今年,何立峰一連用五個(ge) “有”表達了信心:“我們(men) 完全有信心、有決(jue) 心、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繼續保持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我們(men) 一起努力,一起向未來。”

  這個(ge) 開場的回答,鏗鏘有力。

  減稅降費、赤字率下降到2.8左右……提給財政部部長劉昆的全部三個(ge) 問題,都和當時剛剛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有關(guan) 。而劉昆在回應減稅降費問題時明確表示,2022年退稅減稅金額預計將達2.5萬(wan) 億(yi) 元,規模為(wei) 史上最高。而這麽(me) 做最重要是“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則回應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有關(guan) “如何防止規模性返貧發生”的問題。他的態度非常明確,就是要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而這個(ge) 明確的態度,早已經通過“部長通道”傳(chuan) 達到了四麵八方。

  在3月8日舉(ju) 行的第二場“部長通道”上,記者們(men) 和部長們(men) 都特別關(guan) 心中小企業(ye) ,尤其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對此,科技部部長王誌剛強調,創新不問出身。對中小企業(ye) ,重點是怎麽(me) 能夠在科技創新方麵、在專(zhuan) 門產(chan) 品方麵有自己的特長,通過科技創新能夠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提出,進一步擴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規模和範圍,今年國家級“小巨人”企業(ye) 準備再培育3000家以上,帶動培育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到5萬(wan) 家以上。對於(yu) 中小企業(ye) 的關(guan) 注,顯然已經成為(wei) 了部長們(men) 的共識。

  兩(liang) 場“部長通道”落幕,主持人留下一句話:“期待明年春天的十四屆人大一次會(hui) 議,我們(men) 在人民大會(hui) 堂北大廳相見。”

  這是一個(ge) 美好的期待,就如同主持人去年說過的那句話,“共同期待下一個(ge) 無疫的春天。”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實習(xi) 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