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如何實現5.5%的GDP增長目標?這樣做就穩了

發布時間:2022-03-09 11:20:00來源: 新京報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各項工作目標。其中頗受關(guan) 注的包括:今年GDP增速預期目標為(wei) 5.5%左右,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wan) 億(yi) 元等等。

  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基調下,今年經濟如何穩進?如何評價(jia) 5.5%的經濟增長目標?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哪些重點?有關(guan) 房地產(chan) 的表述體(ti) 現了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的哪些風向?今年就業(ye) 形勢如何,與(yu) GDP總目標有何關(guan) 聯?

  圍繞這些問題,3月5日晚,新京報貝殼財經舉(ju) 辦“2022全國兩(liang) 會(hui) 經濟策論壇——代表委員詳解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經濟如何穩進”,連線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yu) 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財經學院校長夏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展開討論。

  張立群:今年中國經濟將呈築底回升態勢

  對於(yu)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5%的GDP增長目標,張立群評價(jia) 稱“是積極又穩妥的”。他分析稱,從(cong) 宏觀角度來觀察財政政策的力度,赤字率是一個(ge) 很重要的指標,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低於(yu) 去年3.2%左右的安排,但不能簡單從(cong) 表麵來看這個(ge) 指標的增加或減少。

  “政府工作報告特別說明,今年財政政策的效能會(hui) 增加;另外,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zhuan) 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資金,這是一個(ge) 額外的收入項,今年財政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wan) 億(yi) 以上,還是體(ti) 現了積極和提升效能的原則。”張立群表示,在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共同支持下,今年中國經濟將會(hui) 呈現築底回升的基本態勢,全年的走勢應該是平穩開局、逐季回升。中國經濟很有可能會(hui) 開啟一個(ge) 由低向高的新增長周期。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在穩增長和綠色低碳方麵有更全麵的統籌和安排。張立群表示,今年我國供應鏈的整體(ti) 穩定有比較可靠的保障。中國強大的生產(chan) 和供給能力,會(hui) 保障今年的穩增長和經濟持續恢複中各個(ge) 方麵的需要。我國的發電能力世界第一,鋼鐵等行業(ye) 的生產(chan) 能力很多都是世界第一,這些在今年會(hui) 有更充分的釋放,我們(men) 也會(hui) 通過對排放進行管理使節能減排的工作同步推進。

  “雙碳目標和穩增長目標會(hui) 更好地結合起來,大宗商品的供給會(hui) 有一個(ge) 更可靠的保障,既可支持經濟增速持續回升,也可保障價(jia) 格水平總體(ti) 平穩。”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的趨勢會(hui) 得到遏製。

  劉小兵:財政政策要找準發力點財政資金使用要透明

  對於(yu) 今年赤字率的安排,劉小兵認為(wei) “沒有(比去年)低多少”,財政政策的趨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他更加關(guan) 注財政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規範,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希望看到真正把財政資金用好,用在刀刃上。

  今年我國依然實施力度較大的稅費支持政策,預計今年退稅減稅約2.5萬(wan) 億(yi) 元,規模為(wei) 曆史之最。對此,劉小兵表示,現在減稅降費的空間可能在縮小。還有一個(ge) 可以考慮的空間是社保,按照目前的繳費率以及越來越透明的繳費基數來看,對企業(ye) 來說繳納社保的壓力還是比較大。至於(yu) 稅收,現在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屬於(yu) 流轉稅,對企業(ye) 實際影響不是很大,要真的幫助企業(ye) ,可能還是要從(cong) 所得稅入手。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邊減稅降費,一邊要增加支出,財政缺口可能會(hui) 越來越大。建議做一個(ge) 具體(ti) 研究,再去判斷減稅降費的政策該怎麽(me) 做,這樣效果會(hui) 更好一點。”他說道。

  如何解決(jue) 財政缺口?劉小兵認為(wei) ,應該從(cong) 節流方麵入手,而不要更多寄希望於(yu) 開源。他進一步提醒,彌補財政缺口一般的方法是發債(zhai) ,但債(zhai) 務總歸是要償(chang) 還的,應對經濟不景氣時我們(men) 可能沒有想那麽(me) 多,不斷地發債(zhai) ,實際上這些錢總歸有一天要還。如果不考慮怎麽(me) 來償(chang) 還這些債(zhai) 務,最終這些債(zhai) 務都是要由整個(ge) 社會(hui) 來承擔。所以重點還是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夏飛:供給側(ce) 需求側(ce) 兩(liang) 端發力保GDP穩定增長

  談到今年GDP增速預期目標,夏飛認為(wei) ,推動這個(ge) 目標實現,需要供給側(ce) 和需求側(ce) 兩(liang) 端發力。供給側(ce) 方麵,具體(ti) 舉(ju) 措包括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強工業(ye) 、科技創新等。需求端方麵,一是投資需求;二是消費需求,加大消費的前提是有更高收入,收入又需要由就業(ye) 來保證;三是出口需求,今年在疫情新形勢下,怎樣繼續保持出口需求是要努力的方向。

  群眾(zhong) 合理的住房需求也是消費需求的一部分。從(cong)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看,“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和方向沒有變,同時強調“繼續保障好群眾(zhong) 住房需求”,以及“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夏飛表示,這體(ti) 現出對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更加重視,將有助於(yu) 釋放需求潛力。

  宏觀的GDP目標和就業(ye) 等具體(ti) 目標緊密相連,例如要實現5.5%的經濟增速,失業(ye) 率應該控製在一個(ge) 範圍內(nei) 。作為(wei) 高校校長的夏飛,還談到當前大學生的就業(ye) 壓力,“近兩(liang) 年受到疫情和經濟形勢下行等影響,高校就業(ye) 率在下降。我們(men) 學校前幾年一次就業(ye) 率基本都在95%以上,這兩(liang) 年掉到86%、87%左右。”他介紹道。

  夏飛建議,要加大專(zhu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適應市場、適應新經濟需求的專(zhuan) 業(ye) ;同時要改革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模式,把產(chan) 教融合、校企協同等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ang) 放在首位,讓學生具有更高能力和素質;同時要讓學生樹立正確就業(ye) 觀,也希望政府對地方高校加大財力支持,並在校企協同等方麵多多“牽線搭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誌娟 程維妙 潘亦純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