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擰成一股繩,把“最強火箭”送上天
大家擰成一股繩,把“最強火箭”送上天
創新故事
◎尚 馳 本報記者 唐 芳 付毅飛
2021年4月29日,搭載空間站核心艙的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以下簡稱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大幕。
作為(wei) 空間站艙段“專(zhuan) 屬列車”,長五B火箭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強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以下簡稱一院)抓總研製。
隨著火箭成功發射,指揮大廳內(nei) 一片歡騰。那一刻,有個(ge) 人心裏卻多了一絲(si) 不舍。這次發射後,一院總體(ti) 設計部設計師黃虹就要正式退休了,至此,她已陪伴長征五號係列運載火箭走過近12年。
黃虹所在的團隊負責設計箭體(ti) 結構,串聯起所有箭上係統。每次有發射任務,係統測試都需要黃虹所在團隊的配合,往往其他組休息了,她的團隊還在加班檢查箭體(ti) 的連接部分。“任務需要我,我就上。大家都是這樣,整個(ge) 隊伍擰成一股繩才能拉動長五B火箭這個(ge) ‘大家夥(huo) ’一飛衝(chong) 天。”黃虹說。
長五B是目前世界在役火箭中唯一一級半直接入軌的火箭,由氫氧和液氧煤油兩(liang) 種發動機組合構成。走進發射場,在繁忙的技術陣地上,有一群來自一院211廠16車間的發動機總裝人員。該車間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吳培軍(jun) 說:“大功率氫氧發動機體(ti) 積大、零件數量多,又在生產(chan) 過程中采用了很多新材料,檢漏要求也比普通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提升了一個(ge) 等級,最初的總裝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
為(wei) 了給發動機總裝“提速”,16車間從(cong) 總裝第一台大推力氫氧發動機起就對裝配流程進行了精細梳理,並在一次次發射中不斷改進,直到長五B火箭發動機的總裝,裝配手冊(ce) 已經全麵改進過4版,裝配工序也更加細化。從(cong) 一年隻能總裝2台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到現在一年總裝8台,他們(men) 早已摘掉了“短線”的帽子,在長五係列火箭高頻率發射的過程中保證了後牆不倒。
火箭研製是一個(ge) 巨係統,任何一點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任務失敗,更何況長五係列火箭是我國迄今為(wei) 止最複雜的運載火箭。長五B火箭團隊對於(yu) 質量把控之嚴(yan) ,一院18所伺服機構設計師尹傳(chuan) 威深有體(ti) 會(hui) 。針對這次發射任務,他們(men) 精心梳理出了近200項重點關(guan) 注的產(chan) 品設計特性,並在產(chan) 品出廠前全部進行了再複核。
因為(wei) 執行長五B火箭壓船任務,211廠長五B運載火箭總裝工藝主管曹京京已經連續兩(liang) 年沒和家人一起過春節了。
在2021年的壓船任務過程中,運輸船遇到了大風浪,浪頭足有5米高,曹京京和隊員們(men) 強忍著船體(ti) 搖晃帶來的不適,堅持按時檢查火箭狀態,直至將火箭安全護送到發射場。
“載人航天標準是現行中國火箭能夠采取的最高標準,此次任務就是按照載人的標準,把質量工作做到極致。”一院長五B火箭總體(ti) 副主任設計師李平岐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