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熊水龍:用科技助力 提升“脫單”成效
全國政協委員熊水龍
用科技助力 提升“脫單”成效
目前,我國老齡化、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危機日益加劇,盡管各級部門、群團組織了不少助力婚戀交友活動,但“脫單”成效仍不明顯。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廣東(dong) 省政協提案委員會(hui) 專(zhuan) 職副主任熊水龍於(yu) 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交了提案《關(guan) 於(yu) 加強大齡未婚人員婚戀服務工作力度的建議》。
熊水龍認為(wei) ,目前大齡未婚青年等群體(ti) 的婚姻服務工作中存在如下問題:組織保障有待健全,相關(guan) 部門與(yu) 群團組織各自為(wei) 政;配套服務政策有待完善,對婚戀服務規範管理的指導意見和提升婚戀服務質量的實施方案有待完善;科技助力婚戀交友精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農(nong) 村大齡未婚男子越來越多。
為(wei) 此,他在提案中建議,首先應健全組織保障工作,把大齡單身青年婚戀交友公共服務,列入各級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納入地方年度重點目標考核任務;建立健全覆蓋相關(guan) 部門、群團、社區、民營機構和社會(hui) 組織等的鵲橋聯誼機製;建立由各級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的,由政數局、民政、公安、科技和群團等多部門參與(yu) 的聯席會(hui) 議工作機製。
婚介固定場所也必不可少,他認為(wei) 應引導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工業(ye) 園區、社區等,建立常態化、主題化、項目化的婚介固定場所,建設有溫度、有暖度、有熱度的婚戀服務之家,提供公益性的培訓、聯誼等多元多樣、可信便捷的婚介服務。此外對各種平台、機構的“紅娘”也要進行規範化和專(zhuan) 業(ye) 化培訓指導,建立“紅娘”資格準入製度和促成“脫單”的激勵機製。
相對於(yu) 以上所提到的“保障”,“科技”更像是實現“脫單”的手段和渠道。熊水龍建議用科技助力“脫單”,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婚戀服務精準對接平台。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各單位及社區主動開展婚戀普查,摸準單身成年人婚戀需求,將婚戀普查數據納入社區公共服務平台數據管理。
在數據的基礎之上,可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由政府或民政部門牽頭建設全國數據共享的婚戀交友服務精準對接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公益性“紅娘”服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智能匹配算法,做好大數據分析和婚戀需求預測,精準匹配男女婚戀交友需求,定期推送婚介活動信息,增加“脫單”機會(hui) 。
“最後,要高度重視農(nong) 村大齡單男工作”,熊水龍建議以縣為(wei) 單位建立農(nong) 村大齡單男數據庫,將其納入幫扶重點進行一對一的幫扶,“脫單” 先脫貧,在脫貧的基礎上解決(jue) 其成家立業(ye) 問題。
文/本報記者 郭慧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