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8處立交橋下“打掃”幹淨 滿足停車健身等需求
108處立交橋下“打掃”幹淨了
本報記者 曹政
歌中唱:“北京的橋,千姿百態”。如今,北京的橋下,也將變靚變美。
自去年開始,橋下空間整治列入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專(zhuan) 項任務。記者昨天從(cong) 市發改委疏整促專(zhuan) 項辦獲悉,目前全市有108處橋下空間整治完成,二環、三環路的部分橋下空間已經變身麵向周邊居民的停車場,還有多處開始謀劃打造公共空間。
橋下“灰色空間”暗藏諸多問題
南二環,開陽橋西,5000多平方米的橋下空間過去停著200多輛事故車。
“角落裏三輪車能摞三四層,還有大量找不著主人的‘僵屍車’,至少有20年曆史了。”停車場負責人直言,開陽橋緊鄰著北京南站,不僅(jin) 不美觀,還有消防等隱患,一個(ge) 煙頭就可能釀成火災。
幾十年來,北京城市道路、公路、軌道交通興(xing) 建了大量橋梁,隨之也形成了千餘(yu) 處橋下空間,有大量被用作公交場站和環衛、交管等城市運行保障點。
然而,這些橋下空間也成為(wei) “灰色空間”。相關(guan) 部門曾對中心城區橋下空間做過一次詳細摸排,發現了私搭亂(luan) 建、違規停車、違規堆料和堆垃圾、基礎設施陳舊、擺攤設點、未貼引導標誌等諸多問題。
“什麽(me) 樣的橋下空間可以用、什麽(me) 樣的橋下空間不可以用,誰能用、誰不能用,使用時應該優(you) 先幹什麽(me) 等問題都缺乏明確指導,造成使用無序問題,再加上管理不到位,也就出現了諸多亂(luan) 象。”市發改委疏整促專(zhuan) 項辦相關(guan) 負責人直言。
為(wei) 此,從(cong) 去年開始,橋下空間整治成為(wei) 疏整促的專(zhuan) 項任務之一。橋下空間應該什麽(me) 樣?本市為(wei) 橋下空間量身定製了“八有八無”的標準,“有環境衛生責任製度”“有日常巡查檢查製度”“無廢舊機械存放”“無車輛亂(luan) 停亂(luan) 放”“無垃圾雜物亂(luan) 堆亂(luan) 放”等都被列入其中。“去年一年就完成了108處橋下空間治理,順利完成全年計劃。”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再利用滿足停車健身等需求
北二環兩(liang) 側(ce) ,寫(xie) 字樓和居民樓林立,停車難是大家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
去年10月,小街橋的5000多平方米橋下空間完成整治,完善停車備案手續,施劃90多個(ge) 停車位,設立智能停車道閘,係統培訓停車管理人員,成為(wei) 麵向社會(hui) 的停車場。
負責小街橋養(yang) 護的北京養(yang) 護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說,如今停車場24小時麵向社會(hui) 開放使用,早晨上班族把車開過來,晚上停車場又提供給周邊居民使用,實現錯峰停車。
除了停車,橋下空間的新功能也在研究和拓展中。記者獲悉,東(dong) 城區雍和宮橋、西城區天寧寺橋已經被列為(wei) 北京橋下空間再利用“樣板工程”試點。以天寧寺橋為(wei) 例,橋下空間將形成運動活力區、濱水休閑區和文化創意區,打通橋下空間與(yu) 濱水綠道的交通斷點、補充公共服務設施。
“目前兩(liang) 處橋下空間提升利用試點設計方案均已編製完成,下一步將深化設計方案,加快項目實施。”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今年再完成457處清理整治
整治之後,如何避免橋下空間的亂(luan) 象死灰複燃?
過去,橋下空間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基本掌握在養(yang) 護單位或者環衛、公交、交管等城市保障單位手中。但去年,北京率先將二環路的橋下空間移交給東(dong) 城區、西城區和豐(feng) 台區,由所在區負責管理。這樣一來,各區可以通盤考慮和規劃區域空間,並且進行有效管理和執法,防止反彈。
與(yu) 此同時,市交通委正在牽頭製定《城市道路橋下空間使用管理辦法》,規範橋下空間使用行為(wei) ,強化橋下空間使用安全,淨化橋下空間使用環境;今年市規自委將出台《北京市橋下空間利用規劃設計導則》,明確橋下空間提升利用的原則、路徑和模式;市城管委也將督促各區政府橋下空間環境治理,確保空間環境動態整治。
“年底前完成5項橋下空間再利用試點工程,除了雍和宮橋、天寧寺橋外,還要完成順義(yi) 區馬坡橋、順平高架橋、俸伯橋的橋下空間提升利用。”相關(guan) 負責人說。按照計劃,今年將組織開展457處橋下空間清理整治,其中城市道路橋下空間361處,公路橋下空間96處,組織完成三環路、四環路橋下空間移交屬地管理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