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強信心增後勁 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發布時間:2022-03-17 13:55:00來源: 央視網

  強信心增後勁 助力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

  中小企業(ye) 尚處於(yu) 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

  一係列優(you) 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政策,極大幫助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ti) 活力。但我們(men) 也看到在中小企業(ye) 發展過程中,一些影響市場主體(ti) 活力激發的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凸顯,其中數字化轉型就是一個(ge) 共性的難題。

  我們(men) 先來看一組數據。兩(liang) 化融合公共服務平台監測顯示,我國中型企業(ye) 和小型企業(ye) 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融合的水平分別從(cong) 2017年的49.2%和38.1%,提升到2021年的55.7%和51.9%。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僅(jin) 有25%的企業(ye) 開展了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ye) 比例則更小。這意味著中小企業(ye) 既是數字化轉型主體(ti) ,同時也是轉型的重點和難點。

  為(wei) 了幫助中小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廣東(dong) 、江蘇等中小企業(ye) 集中的省份已經開始紛紛出台相關(guan) 政策,鼓勵、支持中小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

  各地積極布局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今年1月,東(dong) 莞以市政府“1號文”的形式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計劃三年統籌安排不少於(yu) 100億(yi) 元財政資金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到“十四五”期末,東(dong) 莞將實現規上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全覆蓋,引領帶動超過15萬(wan) 家中小工業(ye) 企業(ye) 實現上雲(yun) 用雲(yun) 降本提質增效。《江蘇省數字經濟加速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試點建設30家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累計建成100家工業(ye) 互聯網重點平台,打造3000項5G優(you) 秀應用案例。通過數字化轉型加速中小製造企業(ye) “數字蝶變”。

  蘇州市吳江區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局長 王煒:啟動了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我們(men) 的省級智能車間已經達到了144個(ge) ,我們(men) 也完成了1500多個(ge) 智改數轉項目。

  山東(dong) 濟南在全國率先出台《濟南市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市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wan) 元激勵企業(ye) 上雲(yun) 。

  濟南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局長 汲佩德:推動企業(ye) “上雲(yun) 用數賦智”供給與(yu) 需求的精準有效對接,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規模與(yu) 質量的雙提升。目前,全市上雲(yun) 企業(ye) 數量突破了5萬(wan) 家,居山東(dong) 省的第一位。

  據了解,工信部今年將從(cong) 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發展、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三個(ge) 方麵推動企業(ye) 轉型。到2022年底,組織100家以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wei) 超過10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中小企業(ye) 業(ye) 務“上雲(yun) ”。

  破解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之困

  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能有效增強企業(ye) 的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然而,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普遍存在 “不敢轉、不會(hui) 轉”的問題,在中小製造業(ye) 企業(ye) 集中的廣東(dong) 東(dong) 莞,這種現象尤為(wei) 突出。

  作為(wei) 一名數字化管理係統的推廣人員,周麗(li) 娟這一段時間壓力很大。一大早,她就和技術顧問來到東(dong) 莞的一個(ge) 家具製造企業(ye) ,實地調研數字化改造方案。

  廣東(dong) 某軟件有限公司營銷總監 周麗(li) 娟:您隻需要投入營業(ye) 額的1%-2%作為(wei) 數字化轉型的費用,在同等訂單狀況下,能讓你的淨利潤增加3%及以上。

  東(dong) 莞某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石敏:做了數字化,我的人員要增加多少?流程會(hui) 不會(hui) 更加複雜?如果上了數字化 水土不服 我已經接的訂單 該怎麽(me) 辦?

  雙方討論了一個(ge) 半小時,陳石敏表示要和股東(dong) 們(men) 再商量一下。周麗(li) 娟告訴記者,在東(dong) 莞像陳石敏這樣,對數字化轉型持觀望態度的企業(ye) 主還有很多。盡管經過多年的發展,東(dong) 莞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已具備一定的基礎,但整體(ti) 仍然處於(yu) 較低的層次。根據東(dong) 莞市數字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對全市3111家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情況評估顯示,約86%的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還處於(yu) 基礎設施建設或單項業(ye) 務應用階段,進入關(guan) 鍵業(ye) 務係統集成階段的占比僅(jin) 有12%。

  為(wei) 了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普遍存在的“不敢轉、不會(hui) 轉”的問題,東(dong) 莞市工信局計劃今年安排至少4.2億(yi) 元財政資金支持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其中,在硬件投入方麵提高資助比例,按不超過投入總額的20%給予單個(ge) 項目最高400萬(wan) 元資助;在軟件方麵支持企業(ye) 加大兩(liang) 化融合投入,按不超過投入金額的20%給予最高150萬(wan) 元資助;為(wei) 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提供獎補,對購買(mai) 重點服務商應用產(chan) 品的給予補助。

  除了財政支持以外,為(wei) 解決(jue) 數字化轉型“不會(hui) 轉”的問題,東(dong) 莞市還設立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谘詢服務,同時引進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wei) 中小企業(ye) 量身定製數字化轉型方案。

  某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負責人 章大偉(wei) :我們(men) 一方麵跟政府一起,結合政府的要求和政策去給企業(ye) 提供服務,另外我們(men) 也投入大量的技術和研發的專(zhuan) 家,將我們(men) 自身在產(chan) 業(ye) 還有數字化轉型的一些經驗開放出來跟企業(ye) 去對接。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助力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在蘇州吳江的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江蘇分院,工業(ye) 企業(ye) 大數據雲(yun) 平台實現了全區1.4萬(wan) 餘(yu) 家工業(ye) 企業(ye) 信息全覆蓋,平台集運行分析、預警監測、綜合評價(jia) 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為(wei) 全區工業(ye) 經濟發展“精準畫像”。借助這個(ge) 工業(ye) 生態“數字管理”係統的智能製造診斷,這家傳(chuan) 統鑄造企業(ye) 建立了數字化、自動化閉環生產(chan) 管理係統。

  某科技公司董事長 吳勤芳:我們(men) 有一個(ge) 數據中台的概念,所有的軟件數據集中到一個(ge) 平台,這樣能夠充分利用數據的價(jia) 值,通過分析,收取一些管理意見。

  浙江長興(xing) 的夾浦鎮是“中國長絲(si) 織造名鎮”,全鎮75%的家庭從(cong) 事輕紡業(ye) 。當地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使原本低小散的家庭作坊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全鎮62家小微企業(ye) ,400多家散戶的近10萬(wan) 台噴水織機集中遷入小微園區,目前已完成數字化改造2萬(wan) 多台。實行統一數字化管理後,單機產(chan) 能從(cong) 300米/天提升至360米/天,產(chan) 品合格率從(cong) 87%提升到95%以上。在鼎新紡織小微園,記者看到車間牆上的6塊大屏實時記錄著1300餘(yu) 台噴水織機的水電消耗和產(chan) 能等十多項數據。

  某紡織產(chan) 業(ye) 數字化平台運營負責人 王書(shu) 平:我們(men) 在每台織機上會(hui) 加一個(ge) 數據采集終端,織機的生產(chan) 數據實時上報。可以看到每台(織機)和每個(ge) 工人的實時效率,最終幫企業(ye) 管理者實現織造環節的數字化生產(chan) 。

  這家濟南市章丘區的民營製造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企業(ye) 上雲(yun) 項目立項時,超過100萬(wan) 元的總投入也曾讓管理層猶豫不決(jue) 。如今工業(ye) 雲(yun) 平台讓這家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擁有了數據化、數字化的現代企業(ye) 管理模式,實現了“老樹發新芽”。

  某重型鍛造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周洋:排產(chan) 效率提升了30%,產(chan) 品交付周期縮短了30%,我們(men) 企業(ye) 獲評了四星級上雲(yun) 企業(ye) ,獲得了上雲(yun) 總投入的30%的政府補助,可以說這筆上雲(yun) 的費用真是花到了刀刃上。(總台央視記者 張勤 梁麗(li) 娟 孫薊濰 廣東(dong) 台 江蘇台 東(dong) 莞台 濟南台 長興(xing) 台 吳江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