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信聯盟最新研究顯示:全球寬帶價格可承受性降低
本報記者 李學華
國際電信聯盟和“價(jia) 格可承受的互聯網聯盟”3月17日聯合發布了政策簡報——《2021年信息通信技術(ICT)服務的價(jia) 格可承受性》。報告顯示,與(yu) 2020年相比,2021年世界各地互聯網連接價(jia) 格的可承受性變得更低,人們(men) 將更多的個(ge) 人收入用於(yu) 固定寬帶和移動互聯網服務,同時網絡需求和使用量也有所上升。這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men) 以犧牲其他商品和服務為(wei) 代價(jia) 來維持對互聯網的可靠接入。
國際電聯秘書(shu) 長趙厚麟指出:“人們(men) 需要寬帶服務進行溝通、遠程工作和在線教育,同時其他基本服務亦離不開寬帶網絡。如果我們(men) 希望實現普遍和有意義(yi) 的網絡連接目標,就必須盡快解決(jue) 價(jia) 格可承受性問題。”
寬帶價(jia) 格普遍上漲
全球固定寬帶服務價(jia) 格在2021年上漲了8%(以美元計算),這一價(jia) 格對許多用戶來說變得更難以承受,因為(wei) 其價(jia) 格從(cong) 2020年占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的2.9%升至2021年的3.5%。全球移動寬帶服務的相對價(jia) 格也略有上揚,從(cong) 2020年的占人均GNI的1.9%上漲至2021年的2%。
從(cong) 曆史上看,全球對寬帶服務的需求及服務的價(jia) 格可承受性總體(ti) 上是齊頭並進的,價(jia) 格下降通常會(hui) 帶動更多用戶。但在去年寬帶網絡價(jia) 格上漲的情況下,全球的數據使用量和固定及移動寬帶用戶數量仍在持續增長。這表明人們(men) 正在削減其他開支,以便能夠繼續使用互聯網。
在某種程度上,寬帶服務的相對價(jia) 格上漲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傳(chuan) 播所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積極的一麵是,許多國家的寬帶運營商在基準價(jia) 格套餐中加大了數據份額,因此,對使用這些套餐的用戶而言,性價(jia) 比更高了。
價(jia) 格可承受性差距加大
價(jia) 格可承受性是國際電信聯盟根據180多個(ge) 經濟體(ti) 的5種信息通信技術服務價(jia) 格指數來評定的。這5種指數由國際電聯電信/ICT指標專(zhuan) 家組定義(yi) ,涵蓋入門級服務,如每月5千兆字節(GB)的固定寬帶互聯網數據流量配額,每月2GB的移動寬帶數據流量配額,或不同消費模式的移動數據和話音服務等。
在過去一年中,價(jia) 格可承受性差距一直存在,甚至可能加大了。2021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經濟體(ti) 的消費者使用信息通信技術服務的費用通常是高收入經濟體(ti) 消費者的5倍至6倍。在區域層麵,非洲用戶支付的移動寬帶服務價(jia) 格是全球中位數的3倍以上,固定寬帶的價(jia) 格是全球中位數的5倍以上。
“價(jia) 格可承受的互聯網聯盟”執行董事索尼亞(ya) ·喬(qiao) 治表示:“在互聯網接入價(jia) 格可承受性方麵,中低收入國家居民和高收入國家居民之間的差距非常之大。此外,農(nong) 村地區的人們(men) 和各地的女性受到的影響更甚。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jue) ,那麽(me) 最需要幫助人群的處境就會(hui) 惡化。公共和私營部門必須共同努力,讓各地的人們(men) 獲得價(jia) 格可承受的、有意義(yi) 的網絡接入。”
實現目標還需努力
聯合國寬帶委員會(hui) 確立的價(jia) 格可承受性目標是入門級寬帶服務費用占月人均GNI的2%,目前能達到這個(ge) 目標的經濟體(ti) 還是鳳毛麟角。在世界範圍內(nei) ,2021年隻有96個(ge) 經濟體(ti) 實現了聯合國寬帶委員會(hui) 確定的純數據移動寬帶價(jia) 格的具體(ti) 目標,比2020年減少了7個(ge) 。同時,隻有64個(ge) 經濟體(ti) 達到了寬帶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固定寬帶價(jia) 格的具體(ti) 目標,比2020年減少了2個(ge) 。在世界46個(ge) 最不發達國家中,隻有孟加拉國、不丹、緬甸和尼泊爾這4個(ge) 國家的入門級固定或移動寬帶互聯網費用低於(yu) 月人均GNI的2%。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發展局主任多琳·波格丹-馬丁認為(wei) :“聯合國寬帶委員會(hui) 確立了到2025年實現全球寬帶價(jia) 格可承受的目標。最新的報告警示我們(men) ,各國還需作出重大改進,才能使每個(ge) 人都可以承受網絡連接的價(jia) 格,不讓任何人在數字時代掉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