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淩晨發文:新冠沒有那麽嚇人,但是仗很難打
中新網3月24日電 24日淩晨,上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個(ge) 人微博上發布長文,回應了近期網友對疫情的關(guan) 注和問題。張文宏說,新冠沒有那麽(me) 嚇人,但是仗很難打。上海這次戰役,不搞一刀切,希望在盡量無疏漏篩查的同時能夠最小化影響生活,肯定是非常不容易,也難免會(hui) 不順利,但也正顯示了我們(men) 絕不肯走抗疫回頭路的決(jue) 心。
以下為(wei) 張文宏發布的全文內(nei) 容:
新冠沒有那麽(me) 嚇人,但是仗很難打
現實很骨感。這幾天,上海在打著抗疫以來最艱難的仗,感染人數超過了年前的預期,醫療資源一下子變得緊張。上海的後備醫院也啟動了,我除了參與(yu) 上海市定點醫院的查房外,也關(guan) 心我們(men) 幾個(ge) 集中收治隔離點的工作。隔離點剛搭建不久,醫務、後勤團隊都在磨合,入駐隔離點的雖然大多是無症狀與(yu) 輕症感染者,但這些人仍然有疾病進展的風險,而且突然被診斷為(wei) 新冠,內(nei) 心惶恐與(yu) 驚嚇都需要撫慰。現在,我們(men) 團隊的同事們(men) 已經從(cong) 忙亂(luan) 中整理出頭緒來了,短時間內(nei) 收治了以無症狀與(yu) 輕症為(wei) 主的大量感染者,我們(men) 不能假裝毫無困難,但我們(men) 在跟著疫情變化不斷學習(xi) 和改進,爭(zheng) 取讓患者的感受更好,更快恢複健康。
就在剛才,淩晨,大家還在忙著隔離點的工作,寫(xie) 這篇微博前我還剛跟寶山救治隔離點負責人馬昕院長討論完特異性抗病毒新藥的儲(chu) 備問題,有一點空閑,抓緊跟大家報告下最近發生了什麽(me) ,回答一些大家關(guan) 心的問題。
1.未來抗疫應該采取何種模式
很多人關(guan) 注上海的疫情,對上海的防控策略也有很多批評跟建議。上海是一個(ge) 超大型的國際城市,這次麵對無症狀感染為(wei) 主的奧密克戎毒株攻擊,初步發現感染後病例數即呈指數級上升,防控難度很大。如何讓城市不停擺、維持基本的經濟活動,又能最終實現疫情管控,確實麵臨(lin) 非常大的困難。當疫情出現蔓延,如果想不讓城市停擺,就需要在數據支撐下不斷做策略調整。當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滾動篩查、鎖定重點、切斷傳(chuan) 播鏈。篩查大數據告訴我們(men) ,一個(ge) 向好的跡象悄悄地出現了:非管控區域全員滾動篩查的病例占比逐漸走低,僅(jin) 占總病例的10%,預示社會(hui) 麵疫情逐漸受控。疫情的拐點雖尚未出現,但形成拐點的條件已經逐步具備。
2、國家衛健委頒布核酸檢測指南更新,透露我國未來抗疫新動向
3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guan) 於(yu) 印發《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一是強調科學精準,對劃定的區域進行核酸檢測。其次是將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員”修改為(wei) “區域”,區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決(jue) 定。這預示著未來抗疫逐漸進入了新階段,采取全域經濟生活停擺、進行多輪全員檢測的抗疫模式,會(hui) 被逐漸更新。但問題是,如果不進行全域停擺與(yu) 全員檢測,我們(men) 能否跑得過奧密克戎呢?
國家衛健委新指南是這麽(me) 說的:要對核酸檢測“進一步明確完成時限”。各省市(包括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wan) 以上的超大城市)不區分人口規模,均按照24小時內(nei) 完成全市核酸檢測的目標匹配采樣和檢測力量。這個(ge) 要求就很高了,但這正是保證後續滾動篩查能夠跑過病毒傳(chuan) 播的基本需求。奧密克戎的速度,某種意義(yi) 上講,如果不是以快製快,我們(men) 是沒有機會(hui) 跑贏奧密克戎的。新指南發布當天,上海市就把“嚴(yan) 格核酸篩查,加快提升大規模核酸檢測能力,強化‘采、送、檢、報’全流程協同和精準調度”作為(wei) 工作重點,這就開始具備跑贏奧密克戎的能力了。
3、香港重磅疫苗有效性數據公布,第三針接種提供全麵保護
我最近多次與(yu) 香港專(zhuan) 家討論香港疫情管控過程,特別是對老年人病死率高的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今天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線預發表了關(guan) 於(yu) 疫苗作用的論文,結果很重磅,香港730萬(wan) 人口共接種了1270萬(wan) 劑疫苗,兩(liang) 種疫苗均可預防嚴(yan) 重疾病和死亡,在年齡≥60歲的成人中,滅活冠狀病毒兩(liang) 針接種對重症新冠與(yu) 死亡的保護率為(wei) 74.1%,不如BNT162b2 (有效率 88.2%)。可喜的是,兩(liang) 種疫苗的三劑接種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預防重症與(yu) 死亡保護率,保護率均達到了95%以上。這數據奠定了中國未來走出疫情的底氣。
4、今後抗疫,維持生活正常化應該放到跟動態清零同樣重要的位置
這次上海疫情暴發,社會(hui) 各方均投入到全麵抗疫的工作中。也出現了群眾(zhong) 反映,“封控區內(nei) 生活照顧不夠,封控時間過長,醫院反複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難”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存在,不應該回避,在今後的抗疫中我們(men) 要一一解決(jue) ,要不然,抗疫成功的意義(yi) 就會(hui) 大打折扣。現在很明確,有關(guan) 方麵看到了這些問題,也直麵這些問題。新冠抗疫將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不能抱著咱就是不過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態,要既控製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醫通道暢通,同時還保障民營小微企業(ye) 的生存。這些將成為(wei) 上海抗疫後一階段的重點。抗疫尚未結束,但生活還要繼續。
上海戰役仍在膠著之中,但至少今天,我們(men) 看到了新藥已經落地,疫苗三針加強有效,核酸快速精準篩查有望跑過病毒,全國各地開始未雨綢繆,籌建後備隔離點醫院。上海這次戰役,不搞一刀切,希望在盡量無疏漏篩查的同時能夠最小化影響生活,肯定是非常不容易,也難免會(hui) 不順利,但也正顯示了我們(men) 絕不肯走抗疫回頭路的決(jue) 心。在大家感覺挺不容易的這段時間,走出疫情的技術支撐也悄悄地逐漸具備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