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以法治思維破解堵點痛點

發布時間:2022-03-24 14:15:00來源: 檢察日報

  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以法治思維破解堵點痛點

  史兆琨

  國之興(xing) 衰係於(yu) 製,民之安樂(le) 皆由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市域社會(hui) 治理工作,對相關(guan) 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戰略部署。繼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提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之後,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進一步提出“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hui) 治理,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這凸顯了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如何將市域治理放在國家治理大背景中加以謀劃,注重同省域治理和縣域治理相互配合、同向發力?如何用法治思維、係統思維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這是各地政法機關(guan) 著力探索、不斷發力的一項重要課題。

  “國家和省級立法兼顧區域差異和普遍適用,側(ce) 重於(yu) 解決(jue) 共性問題。而市域內(nei) 遇到的問題更為(wei) 具體(ti) ,立法則側(ce) 重於(yu) 解決(jue) 個(ge) 性問題。”山東(dong) 省濱州市委政法委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政法部門在認真研究上位法的基礎上,聚焦大局所需、聚焦群眾(zhong) 所盼,加強依法決(jue) 策。“比如,針對近年信訪案件多發的農(nong) 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我市製定了《工程建設領域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辦法》,對實名登記、專(zhuan) 用賬戶、應急周轉金等作出製度規範。又比如,把住宅物業(ye) 、供熱供暖、道路管理等作為(wei) 城區治理的重點,分別製定了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法規,推動相關(guan) 矛盾糾紛大幅下降。”該負責人表示。

  突出“小切口”立法,以點上立法解決(jue) 麵上問題,這同樣是遼寧省本溪市確保決(jue) 策合法性審查契合當地實際的有效途徑。針對群眾(zhong) 高度關(guan) 注、容易引發問題的生態環保等問題,本溪市著力建立完善生態立市“1+N”立法體(ti) 係,該市人大常委會(hui) 製定了《本溪市生態立市條例》《本溪市楓樹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

  法治是社會(hui) 治理的基本方式,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必須走法治化道路。檢察機關(guan) 是如何推進重點領域社會(hui) 治理機製創新,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hui) 治理新格局的?

  在采訪中,本溪市檢察院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該院與(yu) 本溪市公安局、司法局等14家政府部門共同簽署了《關(guan) 於(yu) 加強行政公益訴訟工作的若幹意見》,協同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同時,圍繞“生態立市”戰略,該院開展大氣揚塵、高層建築二次供水安全、汙水處理等領域公益訴訟專(zhuan) 項監督行動,辦理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60餘(yu) 件,督促恢複被汙染、破壞的耕地、林地、水源地等100餘(yu) 畝(mu) 。

  在辦理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一起涉黑案時,四川省宜賓市檢察院以該案為(wei) 樣本,對市、縣兩(liang) 級檢察院辦理的涉黑惡案件進行逐案分析,發現涉黑惡案件大多涉及強迫交易等違法犯罪,不少企業(ye) 深受其害。經深入調研和多方征求意見,該院製定下發《關(guan) 於(yu) 開展涉黑惡案件被害企業(ye) 專(zhuan) 項司法扶持推進方案》。同時,依托民營經濟檢察服務中心,建立了“涉黑惡案件被害單位(個(ge) 人)服務保障平台”,通過到被害企業(ye) 實地走訪問需求,“定製”扶持政策,並加強“線上+線下”“點對點”司法服務。

  近年來,黨(dang) 中央立足國家治理現代化,堅持守正創新,作出多項重大部署,對檢察機關(guan) 提出更高履職要求。

  以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為(wei) 例,記者采訪獲悉,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成效明顯,訴前羈押率降至42.7%。其中,江蘇、山東(dong) 等地檢察機關(guan) 先試先行,積極探索通過捕前分流、社會(hui) 危險性量化評估、捕後羈押必要性審查、繁簡分流等方式,健全有關(guan) 製度機製,推動少捕慎訴慎押落實到位。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正在會(hui) 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研究製定《關(guan) 於(yu) 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推進非羈押強製措施適用的若幹意見》。

  據統計,近幾年,進入刑事訴訟程序的涉稅案件呈下降趨勢,但是,稅務部門查處的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案件時有發生。依法懲治涉稅犯罪,是維護國家金融財政穩定、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2021年,最高檢會(hui) 同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guan) 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建立了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製,進一步提升打擊質效;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聯合製發了虛開犯罪證據指引等,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

  如何充分發揮法治規範引導功能,有效釋放市場活力、維護市場秩序?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是一項得到黨(dang) 中央肯定的創新之舉(ju) 。今年3月起,在第二批試點結束後,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將在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全麵推開。最高檢提出,“要加大適用力度,沒有辦理合規案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要繃緊‘依法規範’這根弦,及時發現糾正和查處違規違法問題”“各省級院要對企業(ye) 合規案件嚴(yan) 格把關(guan) ,持續跟蹤指導”。

  作為(wei) 國家治理體(ti) 係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域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guan) 鍵環節。如何以法治思維不斷優(you) 化市域治理體(ti) 係,強化係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多維度、多渠道、多手段破解市域治理“痛點”“堵點”“難點”,各地政法部門將繼續凝心聚力、創新發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