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項目規範(征求意見稿)》再次征求意見 住宅標準將有哪些新變化?
《住宅項目規範(征求意見稿)》再次征求意見——
住宅標準將有哪些新變化
繼2019年2月首次征求意見之後,近日,《住宅項目規範(征求意見稿)》第三次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居住生活關(guan) 係到每一戶家庭的安居樂(le) 業(ye) ,征求意見稿中涉及基本規定、居住環境、建築空間、結構安全、室內(nei) 環境、建築設備等多個(ge) 方麵,一些標準較現行標準有所提升,回應了廣大居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更高需求。
比如,征求意見稿中明確,“層高不應低於(yu) 3.00米;臥室、起居室的室內(nei) 淨高不應低於(yu) 2.50米”。相較於(yu) 現行規範,層高和淨高標準分別增加了20厘米和10厘米。層高越高,居住空間就越大。而目前一些老小區層高略低,影響了人們(men) 的居住體(ti) 驗,很多購房者在購買(mai) 二手住宅時都曾有這樣的經曆。征求意見稿中關(guan) 注層高標準的提升,能夠有效改善廣大居民的居住舒適度。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通過調研發現,目前相當數量的城市高層住宅層平均層高實際上已經達到3米,此次標準的修訂,實際是現行做法的集中體(ti) 現和總結。不過,層高更高對於(yu) 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而言有可能增加一定成本,如果層高略低一點,層數多的高層住宅可供銷售的住宅就有可能多出1層甚至更多。而《住宅項目規範》具有強製性特征,一旦實施,所有市場主體(ti) 均須遵照執行。
還有一些要求也關(guan) 乎居住舒適度。比如,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困擾於(yu) 樓板不隔音,由此引發的鄰裏糾紛也不少。樓板厚一些,隔音效果可能會(hui) 更好些。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新建住宅建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厚度不應小於(yu) 100毫米”。還比如,“臥室使用麵積不應小於(yu) 5平方米;住宅套型不設起居室時,臥室使用麵積不應小於(yu) 9平方米;廚房的使用麵積不應小於(yu) 3.5平方米;便器、洗浴器和洗麵器集中配置的衛生間的使用麵積不應小於(yu) 2.5平方米”。不僅(jin) 通過具體(ti) 數值對於(yu) 有關(guan) 空間的麵積予以規範,人們(men) 關(guan) 注的采光也有明確要求。征求意見稿明確,“每套住宅應至少有一個(ge) 居住空間能獲得冬季日照”;“每套住宅臥室、起居室、廚房均應有直接采光”。
關(guan) 於(yu) 電梯的條文也頗受關(guan) 注。征求意見稿明確,“入戶層為(wei) 二層及二層以上的住宅建築,每單元應至少設置1台電梯”,這表明,電梯可能將成為(wei) 未來城鎮住宅的標配。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分析稱,將電梯作為(wei) 住宅標配與(yu) 當前社會(hui) 老齡化趨勢相呼應。同時,征求意見稿還規定,“入戶層為(wei) 四層及四層以上,或入戶層樓麵距室外設計地麵的高度超過9米的住宅建築,每單元應至少設置1台可容納擔架的電梯”。近些年,由於(yu) 電梯體(ti) 積過窄導致擔架難以進入,致使居民在急症救助時麵臨(lin) 困難的新聞時常出現。征求意見稿對於(yu) 電梯有更為(wei) 精確的要求,有利於(yu) 通過提高技術標準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安全。
對住宅內(nei) 部進行明確規範的同時,征求意見稿對小區周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有所明確。比如,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多,充電樁的需求量更大。征求意見稿明確,“應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綠地既美化環境,也日益成為(wei) 廣大城市居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對於(yu) 綠地的設置,征求意見稿同樣也有明確。包括“居住街坊內(nei) 應設集中綠地”;集中綠地寬度不應小於(yu) 8米”;“集中綠地中,在標準的建築日照陰影線範圍之外的綠地麵積不應少於(yu) 三分之一,並應設老年人和兒(er) 童活動場地”。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王清勤介紹:“征求意見稿是底線要求,有不少地方比現行標準適當提高,這有利於(yu) 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未來的住宅項目建設以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為(wei) 目標,相信隨著相關(guan) 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居住生活定會(hui) 更加便利、舒適和溫暖。
本報記者 亢 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