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高分三號03星合成孔徑雷達最高分辨率1米綜合性能國際領先

發布時間:2022-04-07 14: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7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當天早上成功發射的高分三號03星主載荷為(wei) 該院研製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其最高分辨率1米,具備全極化能力,最大成像幅寬650千米,成像工作模式擴展到20種,為(wei) 目前國際上綜合性能最高的C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此前,中國首顆C頻段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01星於(yu) 2016年8月、02星於(yu) 2021年11月成功發射,目前兩(liang) 星在軌穩定運行,這次03星順利入軌,標誌著中國首個(ge) 天基微波遙感係統高分對地觀測星座初步建成,高分對地觀測能力初具規模。

  中科院空天院介紹說,高分三號星座組網運行後,全球觀測的最大重訪周期從(cong) 84小時縮短至12小時,平均重訪周期從(cong) 12小時縮短至4.8小時,將全麵提升中國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數據的業(ye) 務化應用水平,進一步滿足海洋、減災、水利、氣象等多行業(ye) 用戶對微波遙感數據高時間分辨率和應用模式拓展的迫切需求。

  高分三號星座合成孔徑雷達載荷由中科院空天院航天微波遙感係統部團隊設計研製。該團隊曆經15年,精心組織技術攻關(guan) ,不斷挖掘係統潛能,實現一係列自主創新,使載荷係統性能及衛星應用能力全麵提升,綜合性能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

  高分三號03星載荷新增3種工作模式:一是高分寬幅模式實現5米分辨率、120公裏成像幅寬,提升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的品質因數(幅寬/分辨率),將實現對浩瀚洋麵更大範圍的數據采集;二是動目標檢測和洋流測量模式增加應用功能,將實現高精度運動目標檢測和海洋流場測量,大幅提升高分三號衛星海洋廣域監視能力和海洋目標與(yu) 環境探測能力;三是合成孔徑雷達載荷單圈工作時長由30分鍾增加到100分鍾,可實現全球海域長時間連續監測。

  中科院空天院航天微波遙感係統部團隊表示,後續將在在軌測試期間做好高分三號03星及星座參數調優(you) 工作,為(wei) 星座係統盡快發揮綜合作用與(yu) 長期穩定運行提供服務和做出貢獻。(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